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游空灵岸-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游记]重游空灵岸-驴友游记,游记,游记搜索,搜索游记 |
2007-09-08 luker.cn |
今天八一,恰逢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红网株洲论坛网友聚会以示纪念,我于是重游空灵岸。 空灵岸位于湘江西岸霞石埠,地处株洲县雷打石镇盘石村,距县城南5公里、株洲市区24.5公里、长沙市70公里、湘潭市50公里,与南岳大庙、岳阳楼一起并称湘江三圣地。早年,空灵岸亦别称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等,因南北朝梁武天监七年(508)建空灵寺,中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观音岩。 唐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杜甫携眷载舟,游览湘江,四登空灵岸游览,曾想定居在此,并作《次空灵岸》等诗。清嘉庆九年(1804),邑人胡官锦建杜公亭于空灵寺右侧,刻杜甫《次空灵岸》诗于石碑。道光十五年(1835)维修空灵寺楼阁,扩大规模。光绪五年(1879)由冯镜川为首修复楼阁,再次扩大规模,形成空灵寺、长啸楼、藏王阁、杜甫草堂。后彭玉麟赠梅花,复刻于石,方建梅花阁。民国元年(1912),刘遒学、邓光桥倡首继修楼阁。24年,杜镇远募资倡修空灵寺。后因兵燹风雨剥蚀,梁歪瓦落,多处漏水,1968年塌毁。1987年10月,台胞唐应涛在海外组织个人捐资,重修空灵寺,依岩修筑山门、栈道、三圣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地藏阁、钟鼓亭、僧舍等,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方毅题写空灵岸匾额,赵朴初题写三圣殿匾额,李立题写佛光普照匾额,李锋题写大雄宝殿金匾。现在,空灵岸在继续修葺房屋、扩展旅游等基础设施。 空灵岸为湘江著名风景。空灵寺悬空壁立于石岸中部,上下三层。由南侧山门拾级而上,有一牌坊上书空灵岸三字。过牌坊,为沿江石壁栈道,长约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内。寺后有石洞,纵深14米,高2.7米,宽9米,洞口与寺相通。洞中石台突起,高0.5米,形似床,称“仙人床”,中奉观音大士像。佛像后,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们称为“仙泉”。 空灵寺香火鼎盛,名声远播,远近香客齐聚,成了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并引来众多文人骚客为之留连往返,吟咏不绝。除诗圣杜甫外,米芾、彭玉麟、刘长卿、赵起林、左宗棠、郭松林等诸多文人骚客,也为此登临作赋,披襟吟诗。而其中最赋胜名的要数杜甫的《次空灵岸》,其诗云: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据说,公元769年清明节后的一天正午,杜甫泊舟于空灵岸下,沿一条小路攀登而上,正为眼前美景所陶醉时,突然,草丛中钻出一只兔子,憨态可掬地用两条后腿支起身子,用前腿并抱胸前,大睁圆眼,竖起长耳朵向诗人行礼,于是,忧国忧民颠沛流离一生而不遇的大诗人终得以开颜一笑,大赞这地方为“人杰地灵之乡”,因而萌发“可使吾营居,终焉托长啸”之想。 而今,诗人已经离我们而远去,但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却如那滚滚的湘江之水涌上我的心头,香烟缭绕中,我站在诗人当年的空灵之岸不禁长吟: 江河争流下,风云竞穹眺。雄鹰空灵岸,白日明净照。人生千百年,壮思漫冲霄。香烟飞灰灭,唯有太平要。 [1]
|
转自:http://www.luker.cn/Youji/viewyouji.asp?id=128373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