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两河口六龙山 |
[游记]两河口六龙山 |
2008-05-22 163.com |
嵩 县:因地处嵩山之阳,且境内外方山为嵩山起点,春秋时为陆浑戎地,汉置陆浑县,属弘郡。历代屡易其名。金始改为嵩州,以地在嵩山之西而名。明洪武(1369),废州为县,始名嵩县。 伏牛山:为秦岭余脉,绵延800里,嵩境内长43公里,宽25公里,面积97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212米。 外方山:为嵩县中部山脉,是嵩山的起点。嵩境内长35公里,宽30公里,面积99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86.9米。 熊耳山:为嵩县北部重要山脉。嵩境内长35公里,宽25公里,面积86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59.6米。 伊 河:嵩境最大河流,发源于白云山北鹿,流经嵩县9个乡镇69个行政村,嵩境内长80公里,一级支流41条,流域面积1731平方公里。 汝 河:位于伏牛山与外方山之间,发源于龙池曼。嵩境内长70公里,流经嵩县3个乡镇,63个行政村,一级支流47条,流域面积986平方公里。 白 河:位于伏牛山腹地。发源于白云山。嵩境内长50公里,贯穿白河乡全境,一级支流17条,流域面积293.8平方公里。 老 城:城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始建于战国,韩为高都城,明设嵩州于此。后为历代县衙所在地。因修建陆浑水库,县城西迁,故称原址为老城。 新 城:今嵩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建陆浑水库老城被淹,1967年在老城西建成新城,现城区面积5.1平方公里。 田 湖:田湖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传说古代龙门至潭头为五洋江,大禹治水,凿开龙门,湖水沉积成田而得名。 车 村:车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明清时代为物资集散地,因车辆聚多而得名。1948年设“伊鲁嵩县”,系县政府驻地。 旧 县:旧县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北魏置东亭县,唐置伊阳县于此,故名旧县。 大 章:大章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相传韩王在此打过“大仗”,后演变为“大章”。 德 亭:德亭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元末明初,隐士李怀德在此结茅为庵,潜心读书,后人称此庵为“怀德亭”,而简名德亭。 阎 庄:阎庄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唐武则天到思远山赏景,放銮驾于此,古名銮驾镇。后因与阎家庄、古垛庄等八庄合成,以阎庄定名。 桥 北:库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古时距县城10里,有十里铺之称。清康基渊在此修渠建桥,村在桥北,故更名为桥北,又名桥铺。秦在此设新城县。 饭 坡:饭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古时为洛鲁通道,曾设饭店,故名为饭坡。又因李自成在此作战,又名反坡。 九 店:九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相传古时因有9家店铺而得名。 黄 庄:黄庄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因明末黄姓始居而得名。 木植街:木植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古时伐木堆积而得名。 白 河:白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地处白河上游而得名。 寺 庄:今库区乡寺庄村。陆浑库区南岸,因古代村中有永定寺而得名。1947-1949年,豫西三专员公署、三军分区设此。 陆 浑:今田湖镇陆浑村,因春秋时陆浑戎迁此而得名。隋朝设伏流县城于此。 古 城:今田湖镇古城村。因西汉至西晋设陆浑县城于此而得名。 两河口:今车村乡两河口村。因绸子河与汝河在此交汇而得名。1945年5月,河南省军区司令部驻此。 孙 店:今车村镇孙店村。因明代有孙姓开店始名孙家店。清代设五品镇山候守备衙门于此,有营房156间,马棚26间。 杨 庄:今大章乡杨庄村。因古时杨姓居住而得名。1940-1944年,国民党152后方医院迁此,建房数百间。 程 村:今田湖镇程村,因“两程故里”在此而得名。村中多为二程后代。 蛮 裕:今德亭乡蛮裕村。古代蛮人居住而得名。杨山十大弟兄之一,镇嵩军高级将领憨玉昆的出生地。 上 窑:今纸房乡上窑村。因有众多窑洞而得名。1944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率部溃逃于此。 千 秋:田湖镇千秋村,因古时有大楸树而得名,为洛阳进入嵩县第一村。 大石桥:田湖镇大石桥村,因有明代修建的石桥而得名。一沟河之上有四座不同时代修建的桥梁,实属罕见。 西源头:大坪乡西源头村,因嵩县八大景之一,源头活水在此村东而得名。
|
转自:http://yahui0727.blog.163.com/blog/static/3622185020080522085956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