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山论坛 |
[游记]西山论坛 |
2007-09-12 huse.cn |
位于双牌县城东北隅,它东接苍梧九嶷,南近桂林山水,西邻永州古城,北望南岳衡山。境内有大小山峰161座,主峰望佛台湾拔高达1624.6米,平均海拔仅有120米。登峰远眺,极目千里,南可见九嶷,北可望衡岳,古城永州和碧绿潇湘历历在目。当地故此阳明山已不是丘陵,而是崇山峻岭了。阳明山在湘赣颇具名声,素有“北庐山,南阳明”之美誉。有文赞曰:“山高谷幽,群峰起伏,层峦叠嶂,石怪峰奇,姿态万千。林茂修竹,古木参天。更兼有云山雾海,流泉飞瀑,宛如人间仙境。” 这里山高路幽,石怪峰奇,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松涛和鸣,秀竹滴翠,清泉飞瀑,云山雾海,路转峰回,鸟语虫鸣,奇花异草、相互辉映。此处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为14.2摄氏度,最高气温28摄氏度,最低气温-5摄氏度,降雨量1700mm左右,无霜期约240天,夏无酷暑,冬无极寒,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浓度高达61018个/cm。被誉为“不装空调不摇扇,伏暑午睡盖棉被”的人间仙境。阳明山原有寺庵27处、古迹众多,是湘南重要的佛教圣地。著名的万寿寺,是明代七祖秀峰禅师在此坐化成佛之地。相传自此,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到此求子求福,有求必应,呈现出一派“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的胜景。阳明山以奇特、秀美、自然、清新、齐全的旅游资源为特色,它与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是一处天然的游览,避暑,疗养、拜佛的胜地。 然而奇怪的是,蒋介石却特别看重此山。台北市有一座山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即住草山,并改草山之名为阳明山。如此说明,中国有两个阳明山,一个在湖南,一个在台湾。那么蒋介石又为何要给草山更名阳明山呢?他为何不改叫庐山或者峨眉山呢?这里有一个说法:抗战之初,蒋介石来到阳明山,不知是想找避难之地,还是想寻抗战根据地。他上到山上,在万寿寺遇见寺中长老。长老并不知他是何人,就直言对他说,施主面带凶气,日后必有大难。若想避难,需到东海,倘待机而起,方有希望。蒋介石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就舍了阳明山拂袖而去。直到他到台湾重忆此事,才知竟被阳明山万寿寺长老言中了,于是改草山为阳明山,以兹纪念。 徐征有诗云: 神州两座阳明山,隔山隔海万里长。 苍松翠竹同根生,但期有朝成一山。 还有一个问题不妨多叙一笔。当初我乍一听阳明山之名,即猜想此山必与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有关系;不料了解底细后这却是望文生义的误解。《永州府志》云:“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阳明山也。”原来这阳光灿烂的名字,系出自其自身的特点,是直表其优的意思,与王阳明并无牵扯。 在此处山里百姓中还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曾有十八真人在白云寺修身炼丹,惟有七祖(秀峰)一人坐化成佛,死后容颜为故,须发若生,体似金刚。于是,七祖真人遂成为历朝历代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偶像。至今,湘南阳明山周围的群众百姓,特别是年长者,想方设法,也要来此朝拜一回。此即“名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也。民风守此,不为过。唐宋以降已越千年,阳明山的自然之态并未遭破坏,人与山各得其所,足以证明。但若是让今天现代化的企业商业杀将进来,那就另当别论了。孔夫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谚曰,天下名山僧占尽。真正的乐山者,当是僧家。所谓仁者,应是爱者。爱有两层,一为赏玩,二为保护。只有赏玩,不算真爱,关键还在保护。是故,吾祈愿当世之仁者,都来保护这尚可称为净土的阳明山吧! 4楼
|
转自:http://bbs.huse.cn/dv_rss.asp?s=xhtml&boardid=31&id=4102&page=95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