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壁嶙峋跨石台,幽然盘径绝尘埃;一溪水色浸台径,四面淘声入玉背” 怀着平静而又闲适的心情,我来到了韶关的丹霞山,一路上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顺着幽深而又宁静的古道一路走下去,满目皆是嶙峋的怪石和石间流淌的小溪,如刀削过一般的峭壁上盛开着冷艳而又不知名的小花,一团一团,相拥成簇,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俗话说:“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相信世人间要找出一位既不爱山也不好水之人,相必是件难事,此诗中所隐藏的寓意,又有几人能解。 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的细雨,远远地望去,群山间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似乎要将这粉黛之色遮掩起来,恰如其分地增添了几分妖娆,行走在前往丹霞山主峰之“长老峰”的古道上,感受着古往今来行人所踏足的情景,心中不禁多了一分感慨,古人有云:“径僻苔痕湿,林深暑气消,松间时舞鹤,树底乱鸣蜩。”倒是符合了今日之意境。 途中有指引“一线天”及“阴元石”之处,但因行人稀少而未能成行,倒是有几个胆大之人独自去了,听说景致也还不错,心中未免有些懊恼,但好在可以欣赏到他们拍回来的照片,也算有些安慰了,在半山腰之处,一面光滑如刀削过一样的石壁突现眼前,上面有许多文人墨客之丹青,其它的不太记得了,本以为是哪个朝代的文人雅士之作,近看才知是近代提词,想来是临摹上去的,于是继续前行,上来一个台阶后眼前居然出现了一座寺庙,穿梭之间有见几名僧人在此供奉,本想近探一番,但唯恐渎职了神灵,只能在门口驻足观看而已,寺庙旁长了一颗硕壮的相思树,需合两人之力才能合抱起来,树枝上有许多有情人系上去的红绳,据说还未有合意人的男女,在此烧上一驻香,然后绕着相思树跑三圈,意中人就会出现,虽说只是一种传说,但仍有不少人照做,对于爱情的憧憬想必是每个人都会向往的吧! 在通往第二层山峰的途中,需经过一段陡峭的山崖,虽有铁链扶着,但往下一望,还是让人心生寒意,因为它是呈垂直而上的,下面的山谷被云包裹着,好似无底深渊一般,经过一段艰辛的攀登之后,终于到达了海螺峰,海螺峰之名由海螺岩而来,经过了数千年的洗礼,海螺峰上的几块巨大的岩石被风化成了一个个状似海螺的石头,当我站在那里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好似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想来也许是神似家乡后山之景的缘故吧! 怀着好奇而又兴奋的心情,一鼓气儿地登上了最高处,名叫“观日台”的地方,当天虽然没有太阳,不能领略丹霞山最有名的晚霞之景,但只见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如薄纱般的云彩缠绕其间,说不出的一种神韵,让人感觉置身于仙境一般,不经意间,雾竟慢慢散去,眼前隐约出现了三座峻伟之山的影子,刚开始以为是幻觉,谁知这竟是真的,这如梦幻般的感觉居然在此应验了,再转瞬间,那三座山又被云雾遮掩起来,而云雾似乎也在欢迎我们这群远到而来的客人,将我们也包裹其间,全身裸露之处无一不在感受着它的凉意与轻柔,置身于这如仙境一般的胜地,自已也好似化作这仙境之人了。 离丹霞山不远之处有个“九龙十八滩”,据说此处号称中国第一漂,来此当然要感受一下那新奇而又刺激的漂流了,帮我们操舟的船家是本地人,一路上都非常热情地为我们讲说着这里的传说与历史,当船驶入急流之处时,全身都会被浸湿,但还不至于太惊险,之所以号称“九龙十八滩”,是因为它全程中共出现有九个急漩涡,故号称“九龙”,而“十八滩”故名思义是要经过十八个水滩了,一路上皆是“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之景,船上每个人都穿着雨衣,戴着帽子,将自已裹得严严实实的,不免多了几分滑稽,在路经“梅龙”之处,有几个顽童在一岸边钓鱼,船家说此处在六、七月间有一种鱼一定会来这里汇集,它们会钻进一处洞里繁衍后代,而且这里的岩石灰是它们的营养品,这种鱼的名字我是忘记了,但还记得船家说此鱼虽吃岩灰长大,但味道之鲜美,无同类可比,连中央首长来此都要亲自品尝此鱼才不虚此行。 船走完全程需约三个时辰,眼前见一石碑上刻着“十里画廊”,船家解释说,这里风景秀丽,十里之处皆犹如画中一般,因此叫做“十里画廊”,闻此言,不由得让我想起那素未谋面的桂林之景,想必也是同此景差不多了吧!这一座座的山青翠雅致,偶然间还可看见那山上的人家,住在此处世外桃源的人家一定是有福之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山间日出而种、日落而息,那种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该是多么惬意与闲适。 经过了差不多五、六处急流,船身漂流至一广阔之处,但最让人震憾的是在一座桥梁下面,有一处隐蔽的峡谷,谷中水流湍急,约一米之宽,且河流旁边有一条如天然人工修茸的石子路,两边皆是陡峭的山崖,谷中鲜花怒放,犹如一处世外桃源,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武侠书中那潇洒倜傥的公子携着美丽绝伦的佳人共乘一骑,悠闲地在此谷中漫步,那种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在世间恐怕已是没有了吧! 仅仅就是那么不经意的一瞥,已让我记忆犹深,船家接着讲起那谷中的由来,原来那处名叫九峰山,平日里无人前往,只因交通不便之故,共有九个山峰相连,故名“九峰山”,河流的那一头倒有一条高速公路,但还需攀过一座山才可到达,听到此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但来日方长,以后定有机会前往,不知那时的我是否还是孤单一人呢? 经过长达三个多时辰的漂流,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旅游区的房子是由竹子搭建而成,虽然简陋,倒也雅致,一栋栋的竹楼下面是一处宽阔的沙滩,上面有着无数黄白相间的石头,此处的设备倒是一应俱全,洗过澡之后感觉人清爽了不少,餐厅为我们预备的饭菜倒也可口,并不像广东人所吃的那般清淡,稍微添加了些辣的成份,让人食欲大增,现在想起来,那餐可能是我今年来吃得最开心的一餐了。 坐着旅游区那里的观光火车,我们到达了最后一个游览胜地——仁化县的南华寺,当我们到达寺门的那一刻,无一不被它那种庄重而又宏伟的建筑所震憾,寺中香火缭绕,处处皆闻颂经之声,寺中僧人穿梭不息,见些景,不由得让人感叹,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那棵两百多岁的菩提树,那如神话般的菩提树我终于有缘得见,坐在菩提树下,脑中一片清灵,突然吹过一阵微风,几片菩提树叶落在了我的身上,我连忙拾起,将这菩提树所赐予我的珍贵礼物拿回来好好珍藏。 当我们渐渐远离那充满着神话与秀丽之景的韶山时,心中充盈了喜悦,那如诗、如梦、如画般的景致也将会深深印刻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从丹霞山那边带回来的还魂草,还有茶叶颇受大家的喜爱,另外还买了两串相思豆,不知是否会有人懂得珍惜,而南华寺的九龙圣水和菩提树叶自然是和朋友一起共享了...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