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德夯层峦绿凤凰沱江美 湘西游记风光篇(一) |
[游记]德夯层峦绿凤凰沱江美 湘西游记风光篇(一)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次湘西之旅,我拍了近500张的照片,本来想着随兴拍的这些照片可以当作图片游记。可是图片自然纪实,但是有些东西仅仅是图片还是不能完 全传达的,那些途中听闻的、感悟的,或许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才不会遗忘。所以,我也决定趁自己还没有淡忘这次旅途经历的时候多写一些。 德夯层峦绿 尽管有人抱怨细雨天里踏着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寻访流纱瀑布是个傻主意,而我也并不认为所谓的流纱瀑布有多迷人,但是一路泥泞的成果是我拍得许多烟雨朦胧中的德夯国家地质公园美景。可能是因为成长在江淮大平原的缘故吧,我对山有着别样的兴趣。广东是丘陵地带,登山这种活动在广东人眼里就像是逛街一样的熟悉,这不我们工会还有个登山兴趣小组。尽管我不太会登山,往往上得半山腰就已经气喘吁吁,但是山里的清风绿荫还是很让我着迷的。而这一次德夯峡谷一行,刚好不用登山,虽然狭窄的山路因为细雨而变得泥泞, 但一路前行比起登山的消耗可差的很远。 虽然阴雨天气的光线不好,但当汽车驶进德夯峡谷的入口时,山峦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下得车来才发现山里的湿气更重,透进骨头里的凉。在导游买门票的间隙,我仔细观察了四周,一面是狭长的峡谷蜿蜒前行,另一面是山,断壁般的山体矗立在峡谷的入口处,中间只有一条小溪和只容的一辆客车通过的山路,真是天然屏障。沿着山路前行,旁边跟山路同宽的小溪潺潺而流,远处的山峦各不相同,但一样是断壁的山顶,非常陡峭的模样。这样笔直的山体让我想起了韶关的丹霞山,一样峻险 的山头,层岩叠嶂,似乎都是风刻出来的时光的印记。有的像孔雀、有的像五指、有的像船头,因此一路上都会看到有石刻标明孔雀山、五指山、船头山等等。 入山之前我们观赏了公园里的民俗表演,和绝大多数景区的民俗表演一样形式和漠然,十几岁的演员们应该都是住在这峡谷苗寨里孩子,他们毫无热情的舞蹈好比我们在单位上午10点钟的广播体操,甩甩胳膊动动腿的。还好有个比较特别“舞鼓”,据说是这里苗寨过节时的重要节目,寨子里当年的鼓王还在世,现在舞鼓的女孩正是他家的后人。那一边轻盈的舞蹈一边节奏的鼓点,让我们这些游人还是大开了眼界。我还应邀跟表演的小伙子们一起跳起了苗舞, 就是那种篝火晚会常有的“一、二、三,踢腿”的舞蹈,跳了两圈似乎到了演出的结束时间了,只见我前面一位男游客两边脸上各有三条黑色的指印,正奇怪着,只见携我跳舞的小男生用食指烧烬的篝火边上一抹,然后拉住我就要往我脸上抹,我一看不妙,拔腿就跑,真是险啊! 苗寨不大,据说住了80来户人家,只见木屋依水而筑,石板铺路,青苔处处。穿行苗寨的小街两边因为游客的缘故已经有了门市,卖的都是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只得入口处一家买苗家糯米酒的,酒香四溢清甜诱人。寨里的阿婆沿街摆着个织布机织布,可想给她拍照给得交两文钱才行。街边还有本土的地道小食,炸桃花虫。仔细一开就像蚕,用竹签穿成串放在油锅里炸,可以放辣椒酱作佐料,闻着还是觉得很香的。但若不敢吃虫子,这里另外还有炸小鱼、虾、蟹之类的,都是苗家人从小溪里捉上来的,非常新鲜。快走出苗寨的地方有座小拱桥架在溪流上面,寨里的女人就在这溪水里洗衣裳,我还看到了那种在电视里才见过的敲打衣裳的木棒槌。那段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也不亚于江南的小城。 穿过小小的苗寨,去往流纱瀑布的沿途,不是可以看到山脚层层的梯田,水牛、黄牛、白山羊散布在峡谷两侧的山上,偶尔还能见到农人在地里摘菜。尽管不知道那些到底是什么庄稼,但是可以想象这里的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质朴生活。一路上还有编织草鞋的老妪,坐在树枝搭成的棚子里,一张小桌摆上几只山里的桔子。同行的燕子因为怕湿滑的石板路,所以买了一双草鞋缠在自己的鞋上,她说这样既防滑有保护皮鞋。因为之前在寨里的小桥上摆pose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我和林小猫、燕子为了赶上大部队而不得不加紧步伐,这样一路赶过去倒是没怎么细看两侧的风景,匆忙中拍了一把。 好不容易赶上大部队了,发现也到了目的地——流纱瀑布的脚下。只听得众人唏嘘,原来因为初春的缘故,瀑布的水量特别少,那么挂在216米的山崖上,就像薄薄的纱帘子,没有了磅礴的气势害的众人大叫遗憾。我是既来之则安之,尽管瀑布让人很失望,但是瀑布下的一汪潭水还是蛮漂亮的,有九寨沟的那种孔雀蓝色。因为瀑布小,潭水就似乎非常平静,缓缓流下便成我们沿途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4919530100076s.html3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