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湾风情话飘色 |
[游记]沙湾风情话飘色 |
2008-05-22 live.com |
建国前,沙湾飘色常于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伴随"菩萨出游",最后一次高达30多板。建国后,一般是在国庆节举行。但是建国初期,活动受到政治或经济的影响,时有时无。1958年曾有过一次活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活动明显增多了,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广受好评。1979-1987年的9年内,活动达15次,每次1--3天,最大规模达26板,曾应邀到广州、中山、佛山、开平、吴川等地活动。1982年中秋节参加广州东方乐园举办 的"民间艺术活动",1983年春节参加"娱乐升平庆新春"活动的沙湾飘色都颇惹人注目。沙湾镇在飘色游行时,每两板之间还配有一台八音锣鼓架,形式完整的集色、声、艺于一体的流动艺术舞台。 <> 沙湾飘色它的造型跟"色板"分不开,"色板"是一个长153厘米,宽77厘米,高64厘米的流动小舞台(俗称"色柜"),用4--8人扛抬。台上坐或立的人物造型叫做"屏",上面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叫做"飘"。 "屏"与"飘"由-条经过伪装的"色梗"连为一体,演员们一托一托地站在或坐在"树枝"上,就象一只活生生的鸟儿,让观众感到惊奇而不可思议。所谓"飘",即在空中,"色"即飘起来的景色。以此来表现某些传统戏曲故事的 片段。如"哪吒闹东海"、"大闹天宫"、"水淹金山"、"梅开二度"等共200多组。1992年至1990年,又先后创作了"银球传友谊"、"赛龙守锦"等现代新型色板,并挖掘和整理了传统色板72组之多。
|
转自:http://dong.spaces.live.com/Blog/cns%21E0EDE2A55604D8C9%21364.entry4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