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九月,低潮中的山鹰决定来一次旅行,目的地,湘西凤凰 张家界,凤凰在很多矫情的小资笔下已经成为了一个慵懒的地方,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而张家界则早就声名在外了。以下为行程安排 9.20日 深圳出发-怀化车站 9.21日 中午到达怀化,下午坐车抵达凤凰,晚宿坨江边望江楼客栈 9.22日 参观原生态老洞苗寨 9.23日 经吉首到张家界 9.24-2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9.27日 经长沙回深圳 本想来一个人上路,体验孤身闯天涯的感觉,不过恰好同住的朋友也有兴趣一同前往,想想路上多个照应也不错。 湘西的山 凤凰古城座落在湘西的丛山中,交通稍显不便,附近没有机场,只好火车前往。我是比较喜欢火车旅行的,因为喜欢沿途的风景。由于火车下午开出,多半时间在夜间,几乎无景可赏,于是,第二天早上的那段时间,即为不能错过的看风景的时间了,而由于湖南是第一次来,6点多就起来了。天刚亮,雾气较重,云里雾里的娄底田园风光,看来别有一番情趣。娄底属于湘中地区,丘陵为主,随火车行进,田园里的稻谷快要收成了,金色的稻田颇俱层次感的堆砌,6点多,农民已经开始准备早餐了,炊烟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不少的生气,有些稍远的村庄,远远的看来,炊烟刚好和雾气缠绵在一起,环绕的烟雾给村庄增添了一份仙气,难道此处即是仙人居? 刚过7点火车驶入邵阳,景致登时有了变化,山明显的多了起来。湖南的山,倒并不非常的高,只是密密麻麻的连在一起,把良田霸占掉。于是当地的农田都小而不成片,村庄也多依山而建,典型的开门见“山”。火车在群山间穿梭,时而过桥时而钻隧道,明暗交替非常快,心里思索,建这样的铁路,耗费的资源一定不少,相比湖南,广东的铁路建设非常滞后,湖南基本上每个市都有铁路经过,而广东,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没铁路,看来当年政府对湖南的扶持还不少,大概和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的那么些高官名臣有关吧。 邵阳->益阳->怀化境内,景致与邵阳无明显区别,从火车上看,都是山,偶尔看到远处背着小背娄的当地农妇,不禁想起了宋祖英的《小背娄》。怀化到凤凰的公路是在山上盘旋的,真可谓是“这里的山沟十八湾”,隔着车窗偶尔往下一瞄,真吓出一身冷汗,心想着,赶紧到凤凰吧,赶紧到凤凰吧,另一个理智的念头又在希望司机不要开太快,要开稳一点。在路上,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看起来有点搞笑,还好险峻的山路,是平安的山路,我们安全的到达了凤凰古城。 凤凰印象 到达凤凰,找到客栈,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客栈是在网上先订好的,老板是一许姓JJ,为人特好,建议朋友们下次去凤凰就住他们家。在那里感觉不出是住店,网上预订不用交押金,退房的时候给些钱,就好像是去远房的表姐家小住几天,临了给点钱给表姐家的小孩买书笔。 在客栈的阳台上,古城大致景观尽收眼底,古城并不算大,但保存尚算完整,城墙楼阁都颇有中国古建筑的特色,陀江把古城分为两部分,东边部分沿着陀江依山而建,在阳台上望去,对岸的木楼逐层叠在山上,显得错落有致,对山上的塔则好似一把神针,保护着一方百姓。湘西最特色的要算吊脚木楼,据说湘西地少,为节省地皮,顾将楼阁建成吊脚的,如果依照沈从文的《边城》,这凤凰古城的吊脚楼上,一定诞生过许多凄美的故事,比如在吊脚楼上等待水手归家的多情湘女。很多人说,凤凰的古城墙很多都是翻修的,古代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所以,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本人不敢苟同此观点,如果为了保持古朴而不翻修,现在的凤凰古城估计已经破损不堪了;如果为了古朴而拒绝现代文明,那么凤凰是不是应该点油灯?如果为了保持古朴,那么凤凰就不能做为旅游点了,你就不该来这里破坏它的古朴了,一个破坏古朴的人却来要求凤凰为他的到来而古朴,这有点霸道。所以,各物入各目,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总体而言,古城的古朴还是打动了我,逃离石屎森林,来到这个小城,算是来对了。 安顿下来后,已经是6点多了,夜晚来临了。古城的夜,没有大城市的妖艳,也不象小村庄的冷清,准确的说更象一个略施粉黛的清纯少女,古香古色的城墙是少女质朴清纯的底蕴,而屋檐下的红灯笼,就象少女抹了胭脂的姣好的脸。夜晚的陀江,几乎是古城最热闹的地方,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陀江边,放许愿灯的、撑竹筏游陀江的、拍照的、对歌的,把陀江变成了一条快乐的小河。据说来凤凰的都是神经有问题的,或者是事业失意的或者是爱情不顺的,而这些人来到这里,一来散心,二来希望转运,三来期待有所谓的艳遇。对这样的失意人群,许愿灯则是一个很好的乞求好运的方式了,夜晚的陀江边,到处都有兜售许愿灯的小贩,花上十块钱可以买上一大堆,然后在江边将灯(其实也就是蜡烛)点燃,放到河里时口中念念有词,许上良好的祝愿,且不论是否灵验,一来入乡随俗,二来把它当成一种娱乐也未尝不可。 来凤凰,希望有艳遇的人,泡吧就是比不可少的了。古城的酒吧没有大城市那样的光怪陆离,单是那别致的木房子或吊脚楼,就给人一种别样的体会。酒吧照例的喧嚣的,但坐在临江的位置,吹着陀江的清风,看着对岸的灯笼在江面上打下的光影,就着花生米或爆米花喝上几口,那是惬意无比,这个时候,艳遇也就可有可无了。 而从酒吧回来,走在清幽的青石小巷,灯是昏暗的,疑似进入了古装戏里的场景,嗯?会不会路上突然出现个武侠人物呢?突然拐角处,灯光明亮了起来。在日益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古城,这种古典气质的青石巷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如果想像力丰富一点,也许可以设想,在一个春日的下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这雨绵长的让人惆怅,远远的一个姑娘,撑一把油纸伞深情款款的向你走来,岂不甜死你? 在凤凰,晚上还有些节目,是不能错过的,特别“凤凰神韵”篝火晚会,演出的是湘西的一些特色的文艺节目,比如赶尸、对歌、上刀山下火海、背新娘等等,很有民族风味,当然表演的姑娘都特漂亮!运气好还能接到姑娘抛出的绣球,前提是你要长的帅,偶就没这机会了! 原生态老洞苗寨 凤凰古城其实很小,最吸引的风情,大概是晚上的沱江放河灯、江边泡吧和清晨洗衣女了,白天在凤凰似乎没什么好玩的了。看完《凤凰神韵》回来,特意找许JJ聊聊,看看凤凰周边有什么特殊的景观,南方古长城据说非常假也不雄伟不值得一去,苗族集市有点意思,不过要过几天才有,最后许jj給我们推荐了原生态的老洞苗寨,据说是最古朴最偏远的苗寨,2000年才通电话,2005年才修通公路。 第二天一早,一个苗家阿哥,就在客栈大堂候着了,洗漱完毕,跟他穿过虹桥,来到出发地点,坐车出发。导游是老洞苗寨里的一个苗家阿妹,湖南MM通常比较矮,看起来就像一小学生,长的姿色尚可,略施粉黛的话,也能称得上美女。 车沿着沱江向上游开去,透过车窗,可看到沱江上游的景致,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沱江碧绿的水,以及那跟碧水连在一起苍翠的山,这山、这水,清澈着我们那被钢筋混凝土蒙蔽了的眼睛,引诱的我差点想下去,掬一口水,把自己化在这片碧绿中,混沌也清澈了。每年春节回家,家乡的水,倒也清澈见底,可家乡的河比沱江大,因而也就多了些垃圾,扰乱了游者看风景的心情,当然了,也许家乡的一切太熟悉了,那山、那水、那乡音,都已经浸入脑海,少了些陌生的美。 路上,苗家阿妹,努力的教我们学苗族语言,并半带恐吓的告诉我们,如果没学好苗话,等一下与苗民引起纠纷了她不管我们,这个说法更增加了老洞的神秘,以至于有些MM还以为那是个未经教化的地方。有了这恐吓,也有了一份探寻的兴趣,我们在导游老师的教育下也学的起劲,终于学了吃饭 你好 帅哥 美女 再见 等简单的词语。相隔时间过久,我也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拼命的在脑子里搜索,还依稀记得几个此,吃饭 发音就好像英文里的lonely,是否可以理解的是吃饭的时候就怕一个人孤独的吃,再见,发音是牛肉干,说再见的时候,还要向客人讨要牛肉干,人品似乎有些问题哦,(呵呵~~恶心的笑一个) 旅游车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一水库下面的铁索桥边,下车,导游MM告诉我们,可以先去唱歌,唱完歌再走。山鹰向来急性子,外加对古朴的老洞苗寨期待,对导游这种安排有些不满,见大家都下车,也不好特殊,只得跟着下车,导游告诉我们,走过铁索桥有男歌厅和女歌厅,听之如坠云端,还需要分开男女的呀?导游解释,唱歌就是上厕所,歌厅即为厕所,是苗家称法,狂倒不已~~~ 上厕所,起了唱歌的名字,那倒也不错,少了些恶臭的印象,那就去看看苗家人“唱歌”的地方是不是那么的美吧,于是走上铁索桥。铁索桥横跨沱江,走在上面晃晃悠悠,步履一高一低,一步一摇荡,有好事的GG使劲的摇晃,引的MM尖叫不已,煞是刺激。从桥上往下看,沱江水,如此清澈的流淌在我的脚下,水草顺着河流轻轻的舞动,徐志摩看了会不会以为那也是“天上虹”呢?往上游看,则是在山谷之间高高树起的水库大坝,高有100多米,大坝宽度较小,相当于一堵墙把一个隘口堵住,就有“高峡出平湖”的效果了。而下游的景致则更有韵味,江面上烟雾弥漫,如白纱,給这早晨的沱江加了一些妩媚和圣洁。走过江,去到苗家所谓的“歌厅”,大失所望,这跟俺农村的粪池有何区别,非得起一好听的名来忽悠?于是快快解决,逃离现场。 要去老洞苗寨,有两条路,A线和B线,A线通过水库需坐船再坐车,而B线则全为山路,可全程坐车。我们选择了A线去B线返回。水库为狭长型,名字已经忘记,坐船需要半个小时,水库的水照样的碧绿,只是已经深不见底了,船在上面走,就好像在一块翡翠上切割一样,四周是群山与农田,山不高,但石头成群,农田在山地与石块交错间间或出现,执著的长出丰收的稻谷,再远处是炊烟袅袅的村庄,建在山坡上,据说后山经常是苗家阿哥阿妹约会偷情的地方。在船上,导游MM,秀出了苗家阿妹能歌善舞的特点,給偶们唱了苗家的山歌,听起来挺有意思,旋律有点像小柯的歌《你说我容易吗?》。半个小时的水上游很快过去,游船靠岸了,下岸后还要爬上一段陡峭的坡路才能到公路,导游MM挺有爱心,搀扶着一个老太太,辛苦的往上走,俺看了之后立马过去帮忙。老太太都已经60好几了,却喜欢到处旅游,是个有意思的老驴,真佩服她的生活态度,边搀着走边聊聊旅途的见闻,倒也挺有意思,跟不同的人交流,这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水库上来,真正的苦旅开始了,从水库去老洞的这段路,几乎是最艰险最难走的,乱石块堆砌的路面,在群山峻岭中穿梭,时而盘旋上坡,是而急速下山,时而120度大转弯,时而停顿下来为对面开来的车让路、、、、、一路上,战战兢兢,几近冷汗狂飚、、、、、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期待已久老洞入口。按照老洞人的习惯,要进寨,要先经过寨外的一个山洞。洞口站着一个法师,负责占卜,看是否神灵同意你进寨,如果占卜成功,则来客可以进寨,如果占卜失败,则不允许进寨,要重新占卜,跟俺农村乡下的占卜一模一样。走进洞里,凉风阵阵(绝不是阴风),非常惬意,导游吹嘘说这个地方是冬暖夏凉,是阿哥阿妹约会的地方---也许该叫相思洞吧。山洞不长,也就20来米,行走一会,就到洞口了,大家都饶有兴趣的询问导游,苗家的婚俗,并询问导游是否已有人家,导游假装郁闷的告诉我们,由于她有三个哥哥,所以,目前还嫁不出去,其实她也就17岁,年龄尚小。从洞口出来,再走过一个晒谷场就到寨门口了,苗家是个豪客的民族,他们欢迎远方客人的方式非常特别,要进寨,要先过三关,第一关唱歌,第二关,喝酒,第三关,敲花鼓。由于我们都是汉人,而且是来旅游的,苗家的阿妹也没怎么为难我们,就把我们放进去寨了。 坦白的讲,苗寨跟一般的山区农村并没有区别,一样的贫穷,一样的落后,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了,寨里只剩老小,小孩子们见到我们,睁着大眼睛,打量我们。若说苗寨的特色,大概就是建筑了,房子外围都是取自山上的石头建起来的,富有人家的,石头大且规则,而贫穷人家的,则小而且石头较碎,看一家财力如何,只需看他们家建房的石头即可;房子内侧,则由木头建成,这样保暖功能较好。而较为古老一点的房子,多半留有枪眼,据说是抵御外族入侵及野兽侵扰之用。房子依山而建,采光不错,而寨内的道路也以石块铺成,巷道古朴,走在巷道上,仿佛脚步在丈量着历史。 我们进寨已经临近中午,小逛了一会,就是午餐时间,苗家的午餐很简单,南瓜 豆角 青菜 加一点腊肉,味道还可以,反正绿色环保无污染的食品,而且走了大老远吃到的菜,感觉不可能差。据说这已经是苗家招待客人最好的饭菜了,从一个侧面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经济的确很落后。午饭后,参观了苗王寨,听了苗王一夫多妻故事,羡慕的流口水,再听到苗王的女儿以前常在吊脚楼上绣花,真想问一问,手绢上那密密麻麻的思念,是为谁而绣?可是为远方的阿哥? 老洞这个边远的小山村,虽然贫穷,可这里却不乏能人和传奇故事。从苗王家出来后,我们参观了老洞以前的富豪的家,老洞这个偏远的地方,据说出了个凤凰县首富,这个人听说最后被钱压死。真有意思,被钱压死是荣耀呢,还是悲哀?而老洞的另一个人就显得更有英雄色彩了,麻元祥,这是一个102岁的老人,我一直以为,人能活过80岁,就是值尊敬的,而一个人活过100岁,那种对生命的执著,就非常值得称道了。当然,麻元祥老人,并不仅仅因为长寿而受尊敬,这个老人原来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与蒋经国是同期同学,曾经是国民党的一个军官,后来由于对国民党反共的理念不认同,所以,解甲归田,与世无争。在老人家里,老人那出了他的军功章,接受大家的羡慕和敬佩,那是一个老兵、一个军官、一个黄埔的精英应该受到的待遇,老人还拿出了一个写給政府有关部门的个人简历,由于太长了,我并未完全看完,印象最深的是“从军十几年,我从未做过对不起华夏民族的事、、、、、我已经80岁了,证明我的身份,不为了任何利益,只希望在有生之年澄清历史”,看得出老人的忠诚和正直。在心里也不停的为老人做假设,如果他不解甲归田呢,也许他起义参加共产党,然后加官晋爵,可这安全吗?建国后,他可能被清算,給他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许他跟国民党去了台湾,可这一去,也许就客死他乡了;也许他在与共产党的战斗中死去,这样他就变成了屠杀革命的脍字手。老人耳已经聋了,眼睛也有些问题,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捧出他的荣耀,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祝福老人长寿。 从老人家里出来以后,老洞給我们安排的是民族节目表演,跟我们在凤凰看到的差不多,只是音响灯光差一些,所以表演没給我留下什么印象。倒是那些苗家的小孩,然我看到了小时候的影子,特别是污头垢面、鼻涕高挂的样子,也许很脏,可我不排斥,因为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我逮住一个小孩,小孩拿着一些芭蕉叶,在做蚂蚱和鲜花,偶跟他要了一个蚂蚱和一个鲜花,问他要多少钱,他说不要钱,这一点很好,很纯朴,不像其他旅游点,大人小孩都想法子讹钱,所以,我給了纯朴的小孩,一块钱买笔用,我试着把他当成自己远房的亲戚,以不显生分。 下午3点半,表演结束了,我们回凤凰,老洞苗寨本身,倒没有多少太值得留恋的地方,甚至于,我怀疑,这不具备成为景点的条件。不过回想一下,在路上的感觉,可能比到了目的地更好,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