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拱石桥,一带流水,一围苍翠竹林,令人闲适怡然。石桥隽秀玲珑,如虹跨溪。——这就是小虹桥;这就是小月溪; 这就是古隆中。 小虹桥没有胭脂;小虹桥不知浓妆淡抹。清清淡淡的日子里,小虹桥沉静、从容、澹泊、与世无争。它是一双眸,没有狂妄,只有数说不清分量的“静”负荷着历史的箧子,守着古树桩歇息——似它的主人一般;它是一双眸,藏掩于无法洞彻的“深深”里,夹着灵慧自信的笑意,望着这个世界出神——似它的主人一般。而今,这双眸子,挥去了世纪的灰尘,闪亮亮地夹在唐诗宋词中,静静地和我互望:游人无语。桥无语。两相静静地相互注视着。 陈年的桥口,早已不见了作彳亍行呤的文人骚客,更少了山僧野叟的闲呤,惟有桥上抚过的清风和桥下抹过的流水在历史的长岁月中诉说着往昔: 曾几何时,孔明牵着耕牛从桥上走过,躬耕于田园陇亩之间;曾几何时,孔明携着妻女从桥上走过,诵对于荷塘亭榭之中;曾几何时,他轻摇羽扇,越桥呤啸于梁父岩;曾几何时,他仰视苍穹,越桥运筹于观星台…… 桥上,刘玄德匆匆而过,乱世中“三顾茅庐”;桥上,黄承彦“骑驴”而过,风雪中引吭高歌…… 桥上有“诗圣”杜甫的身影,呤唱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桥上有大云和尚的足迹,回响着“雨霁长空横素影,云收大地露真形”的感叹…… …… 而这单纯的小虹桥又为何会有此般记忆?回首望那桥后通幽曲径,我明白了层层山峦折叠下小虹桥诞生的意义: 是它,为隐居的“卧龙”送来纷繁世事;是它,为硝烟的乱世送去圣贤孔明! 桥卧波的姿势很美,很有力度,生命的张力毫不保留的显露在徐缓的水面上,苍郁虬劲的古树旁,晴空朗日之下。人在桥上走,又恰似“苍龙背上行”。——小虹桥?!卧龙?!同样的澹泊宁静,又似一般生机勃勃。那种用语言表述不清的完美,在隆中的幽境中恣意地伸展着。试想:春水方生,凭栏兀坐,慨然思巾扇之度,虽在小隐,未尝须臾忘天下事焉…… 小虹桥注定是属于唐诗、宋词、十八重无边风月的:它的感性,它的灵性。纵然昔日的繁华已逝,昔日的荣耀不再,但它对于世人永远是一份“神圣的记忆”:心恋着一种宁静、澹泊的生命情愫,慕名而来的旅人望见小虹桥,便会情不自禁地扑将过去,试图用手去拥抱这视野中的神灵。而对我来说,文字中长时间的梦呓,终有真实影象的一天!立于小虹桥上,遐思迩想,桥便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桥了,那是一宗千百年历史的缩影,有梦,有马,有拼搏的身影。小虹桥上伫立久了,容易使旅人的鞋跟粘了它的记忆,那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寻幽怀古、凭吊逝者了…… 2002年7月 游古隆中诸葛亮故居留恋 《清风竹韵》——桑桑,你的大作把我感动得淅里哗啦的。能在这里看到这么多挚爱孔明的朋友,我真是开心极了:)想和志同道合的你们成为知音;也想把我追寻孔明足迹的经历与大伙分享。 桑桑,在湖北襄樊古隆中风景区里,确有一大片苍翠凌然的竹林,诸葛草庐就在其中休憩……对了,我准备明年暑假到定军山拜祭孔明。很乐意把我的故事告诉给你,还有那许多的照片…… 给我回复吧;email:www.yanyaneric@163.com 真诚的:纤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