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莽山行纪(之三) |
[游记]莽山行纪(之三)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楚雁南飞 > 日志 2008-03-11 | 莽山行纪(之三) 标签:真晴假雨 弥补遗憾的登攀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从美梦中惊醒,已经有人起来了。洗涮之后,带了全部行李,先去镇上吃早饭。在一家小食店,吃了蒸饺、小笼包和汤粉。价格同广州差不多。 到了景区大门口,我去买门票,发票号码是70049086—70049091,游览车票号码是70026977—70026978,第一站,当然是去猛坑石。 进了大门,全部都是雾,能见度不超过20米。简易的水泥公路是沿着小河修建的,浓雾不断顺着河道往下滚涌。宏哥不无遗憾地说,今天拍的照片可能效果不好。 沿着景区铺就的水泥路,一直行驶到一个三岔路口,往左是去广东辖下的南岭公园,门票60元;往右可以去莽山公园的东大门,也可以去猛坑石,其间有一段是沙土路。法师把车开到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下,因为有路障,车开 【2008年1月12日刘溪摄】 站在广告牌下,朝东偏北方向看,不远处的山脊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顶端小,下 半截大,远望近于一巨大的蟾蜍,俗称蛤蟆石。 从广告牌往西,要经过一段山脊,山的北边阳光灿烂,远处则云遮雾绕,使群山失去了层次感;山的南边,则瞬息万变,一会儿阳光普照,几秒钟之后,立刻云雾飘浮。站在山脊上,能够感到雾穿过我们的身体,向北飞去。从山谷里升起来的时候呈白色,像洁白的羽毛;升到天上,就开始变暗,关于地形雨的形成,大约没有比这个解说更加直观 【2008年1月12日刘溪摄】 畅晓了吧。三位大师都拿出自己心爱的相机,足足拍了半小时。对于一刻也不安分的云雾,俺的奥林巴斯就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款从香港买回来的数码机,没有抢拍功能,以后,还得买一个单反才行。当然,这个以后可能是两年,可能是五年,抑或十年。相机毕竟属于奢侈品,奢侈品之于居家过日子,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鲁迅先生说:人第一需要生存,只有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而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以为首推安居。饭可以三天不吃,水可以两天不喝,睡眠不可一日缺少。安居工程不解决,单反问题不予考虑。 走过山脊,是一段水泥铺设的盘山公路,路面比较粗糙,近于帽峰山快到山顶的那一段。好像是新修的。说是盘山,其实是沿着山的西南麓走“之”字形。走完长长的捺笔,在转折处,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徐燕千老人的一首诗: 耄耋登临石坑崆, 南岭林海画图中。 层峦耸翠连云白, 最是苍葱广东松。 徐燕千先生,广东省蕉岭人,1912年5月生,是广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的创办人之一。曾任中国林学会顾问,中国林学会造林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其论著和研究成果共有16项获奖,是我国著名的林学家、教育家。徐老先生攀登猛坑石时,年逾九十。在石碑上面的山崖上,还有这首诗的摩崖石刻,注明了这一点,读来令人感奋!
|
转自:http://liuxihe.blog.sohu.com/81515972.html3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