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之所以称之为山,自是有花,有鸟,有水,有鱼。花香,鸟鸣,水清,鱼跃便是名山了。这些不都是岳麓山所有的。有的只是清幽、典雅。 我们去的时候是再春天。远远得就望见了那怒放的杜鹃红,如同灯笼一盏一盏得悬挂于山腰,点缀着这原本凄凉的世界。杜鹃红如同其他的花一样,逃不脱世俗的纷争,开得零零散散,凄凄惨惨。 (一) 先来到爱晚亭。 很自然得想起了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过这里的亭似乎和诗句无太大的关系。或源于名人效应吧,爱晚亭变得很有名气。美便意味孤独。爱晚亭就象一美女孤零零得立与池水旁,喜欢人们痴痴得欣赏她的样子。美容易诱惑人,人们便拿着或新潮或老套的相机,咔嚓,咔嚓的照个没完。好在,她是从来不会生气的。早晨以微波的池水为镜打扮自己,擦着红粉,抚着眉黛。傍晚任自己沐浴在红色的夕阳中,眯着眼,打着盹儿。似有所思又无所思,似有所想又无所想。 亭下的人坐成了气势。一半喧哗,一半沉寂。喧闹的人或气宇轩仰,侃侃而谈,或 俯首贴耳,说着悄悄话,总之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沉寂的一边或仰望天空,或手撑脸颊,似沉思者,兴许他们只想静静地感受这平凡着的奇迹。 只是杜鹃红迟早会凋谢,爱晚亭又是否能在时间老人面前创造一奇迹呢?只有她自己知道。 (二) 过了爱晚亭,进了岳麓书院。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四大书院之一。倘去游岳麓而去岳麓书院,那只能说白去了。有个成语叫古色古香,我觉的很适合岳麓书院。古碑上刻下了琳琅满目的先人的手迹,或精致隽永,或雅俗脱尘,或狂飞乱舞。分不清哪朝哪代,哪派哪家。其延绵之长,规模之大可谓少见。与古碑遥遥呼应的是精致的阁楼,或小巧玲珑,或古朴飘香。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包罗万象。最 宏伟的算是御书楼了,顾名思义是藏书的。至于到底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想必是个天文数字吧。整个岳麓书院便是阁楼的迷宫,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无一不弥漫着古典的气息。令人称奇。 据说朱熹在此讲学事,慕名而来的听众达数千人。名气不能说不大,影响不能说不广。写下“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天才已死去许多年,岳麓书院也跟着走过了千年的历程。憔悴的面目,苍老的年轮反倒增加了他骄傲的资本。一字一纸,一碑一亭,也都扬溢着楚湘文化的霸气。 (三) 如果说在岳麓书院你感觉在夏天,那到了万景园,就到了春天了。 其实万景园是没有万景的。不过给人的感觉就彷似在世外桃源。有幽绿但不广阔的草坪,有奇绚但不张扬的壁画,有精致但不俗气的盆景。用句最老土的话来说,就象一幅画。倒真的希望是一幅画。是画,才不会象花朵一样凋谢,象岁月一样泯灭。是画才会在人们心中激起永恒的绿色,留下刻骨的回忆。 绿是万景园的主旋律,花不过是或高或低的一个音符。绿,浓的化不开。树上,叶间,藤前都留下了它艰难的跋涉的足迹。累了 ,便躺下,只是再也没能够起来,完全的融入了另一个生命。 有人说,万景园有小家碧玉的娇羞和大家闺秀的温柔。是我见过的对万景最精辟的论词。在这里,你可以听凭小鸟歌唱着春天,池水荡漾着时间,花朵盛开着快乐。永远是春天。 别了万景园,又经历了混岗性墓的庄严和冷清,鸟语林的贴切和自然。游玩之见不经意经历了悲喜忧了人生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