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游记]岳麓山游记

2007-08-04    baidu.com

岳麓山游记
长沙乃我国中原一处宝地。学子想往的圣地。有幸亲临岳麓山,真是兴奋,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远远望去,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胜景。此风景区以岳麓山为主,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动植物园以及人文景观组成。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绿荫浓郁,主峰海拔300米,而湘江就在其足下缓缓流淌,真可谓锦绣山水,风光无限。

刚一下车,学子便迫不急待地直奔岳麓书院。抬头望去,只见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古朴大方。两边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座书院 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

仔细参观,方知这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公元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有千人之众。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真是好一个千年学府,华夏宝地。从这里育出多少英雄毫杰,指点江山,驰骋神州,改变中国。在南宋时,著名理学大师张拭主持书院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此外,陆九洲、陈傅良、欧阳守道,明代王乔龄、张元忭,清代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先谦等都曾来此讲学或主持书院,不少重要历史人物如王船山、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书院。书院改为学堂以后,更有大批爱国志土如唐才、黄兴、陈天华等人,以及先烈邓中夏、蔡和森等都求学于此。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

学子踏足千年学府,顿觉这座岳麓书院珍藏着古代先哲思想所挖掘出来的精华。这座学府是一种由高贵语言和闪光思想所构成的财富。先哲的思想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暗淡,相反,先哲的思想、真言慧语更加闪现光芒,当时所谈及的思想,至今仍然有声有色的跃然纸上,给我们启迪,我们至今仍然感受到古代先哲的影响。那些高贵、智慧的灵魂,今天仍充满活力。我聆听他们的谈话和事迹,竟觉得他们还真的活着,并且与他们息息相通,同享乐,共奋进!千年学府,万名学子,振兴中华,时不我待!

学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岳麓书院,从书院后门直接上山。走过了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就来到著名的爱晚亭。这座爱晚亭,是毛主席早年读书之处,飞檐走壁,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古枫参天。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原为木结构,同治初(1862-1870)改为砖砌。该亭古朴典雅,平面正方形,边长6.23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泌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1952年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约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 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出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来此学习、登山、露宿和探求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转自:http://post.baidu.com/f?kz=181404332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