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2007-09-12 yo2.cn |
岳麓山游记 9:04 下午 | 岳麓山是长沙市的最高峰,但实际上很小的一座山 7月19日,我和陈晓燕两个人6:00起来,一起去爬岳麓山。今天的天气很好,早晨的公交车上就饱览了长沙的晨境。乘坐913,到了中南大学本部。 进入校园,一直向里走一直到岳麓山脚下。 拾阶而上,一路上总碰到下来的人,看来早起的人很多啊。快到山顶的时候,遇到收费站……逃! 沿着一条铺设光缆工人留下的小路,一下子就来到了山顶(这么快就到了山顶?对,你忘了这是岳麓山了)。山顶一片开阔,在阳光下很是灿烂。 我们在这里拍了很多的照片,从这个位置,向北可以看到岳麓区的全景。 岳麓区比起河东来说,是一个新开发的区,所以没有很高的建筑物, 长沙市的城市规模,比起其他的省会城市也不算大,我和另一位佘振南同学曾在06年国庆节环城骑行,那个时候我们是沿着长沙市的二环线骑行,那时二环还在建,三环还没有(我的网易相册:国庆节骑行) 在古代,长沙的城区没那么大,岳麓山在长沙的西边根据岳麓山的地理位置推算,它应该算是长沙的郊外了, 远离市井的喧嚣,少有闲人打扰。记得朱熹先生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还要经常渡江到长沙市内的另一个学院讲课,而张栻经常在渡头送他渡江。现代的长沙,几乎所有大型的大学校园都建立河西,似乎是湘江有意要给读书人一个安静读书的机会。原来的河东,依旧保持着往日的繁华。 惟楚有才,於斯为盛 岳麓书院是私学,但培养了很多人才。它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后来经过了很多次的战火和朝代的更替,迄今为止岳麓书院已经1031岁了。岳麓书院屡经更名,目前它光荣名字的继承人是湖南大学。今天的湖南大学校园,环抱着岳麓山。这种千年以来,弦诵不绝的光景,独有一派清幽脱俗的韵味,也是历史的奇观。 岳麓书院的正殿,是岳麓山的核心所在。但考虑到还有那么多看官没有到过这里,就不便泄密,还是自己来亲自发现和见证吧! 因为是私学,才能避免公学那么浓重的政治色彩,所以岳麓书院的学生才能更自由地激扬文字。岳麓书院的最高领导者的不叫院长,而叫山长。在江堤的《书院中国》里面,有“山长”一节描述了古代山长的起源,和现代大学校长的区别。在文化的诞生之初,一切事物都伴有简朴和纯粹的气息,到时候来的许多后人随意附会,反而曲解了古人的本意。现在的岳麓山简朴而纯粹的气息正慢慢地失去,爱晚亭那明亮且对比强烈的漆色,使中国的四大名亭沦为了随处可见的建筑物了。 旁边的小亭,是后人为了保护二南石刻碑而修建的小亭。二南石刻原来在爱晚亭中,搬出来了以后似乎把爱晚亭的灵魂也给搬出来了。 岳麓书院的门口,写着一幅对联:惟楚有才,於斯为盛。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广告的意思。但是以当时朱张的水平和境界,你会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底气的流露江堤《书院中国》朱张一段…… 岳麓书院中的学生和老师,虽然处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之中,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不安分的生命,更像是一种高能量的活性分子,不停息的追求更高的境界,始终有着自己高尚的人生理想,虽然文人的命运,就像鲜花一样灿烂且脆弱,容易被挫折,被陷害、被欺骗、被出卖,但是一代代的文人依旧坚持自己的操守,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却是一种真真正正的精神力量。肉食虽死,精神永存。你看那些模糊的文字,依然传递着当年作者一样的信息。 快速链接:http://liuzheyuan.yo2.cn/go/248510.html
|
转自:http://liuzheyuan.yo2.cn/articles/%e5%b2%b3%e9%ba%93%e5%b1%b1%e6%b8%b8%e8%ae%b0.html9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