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游记]岳麓山游记 |
2007-07-16 3608.com |
蜗居长沙数年,除了念书就是上班,对这座城市了解甚微,连与长沙驰名的岳麓山亦是念书时和同学去过一次,那当儿仅仅是纯粹的爬山,走马观花都谈不上.昨日适逢周末,不知哪来的雅兴,竟然应朋友之邀去游岳麓山,这次才是真正的游玩,与数年前感觉天壤之别,如炎炎夏日饮一捧甘泉,心旷神怡,禁不住一抒感慨,和君共享!
岳麓山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之一,称为灵麓峰.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岳麓山濒临湘江西岸,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
上山时,我们从正门走大道,沿盘山公路缓步前行,两旁树木苍翠,凉风拂面,不时可闻到鸟儿啼唱,工作的疲累和生活的烦恼顿消.约摸一个钟头,便到了云麓宫,此宫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宫门题写“对云绝顶犹为麓,救道安人即是宫“一联,联内隐“云麓道宫“四字,内有吕洞宾浮雕石像,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宜人,有三五游客在树下歇息,此时最宜泡一壶清茶,冲淡市井的喧嚣繁华,可以使人进入宁静悠远的忘我境界.从云麓宫出发,十分钟即到禹王碑,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形如蝌蚪,极难辨认,据说是为了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站在这古老的石碑前,想象禹王“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轶事,不免肃然起敬!禹王碑上去是观光长廊,为岳麓山峰顶,峰顶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凭栏远眺,湘江如练,橘子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貌尽在紫霭青烟之中.众多小山依附其周围,势若众星拱月,浑然一体.俯瞰四周后宜坐下小歇片刻,有阵阵凉风袭来,让人觉得秋天在即,之前的燥热荡然无存...... 在清风峡的谷口,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岳麓书院.这是游岳麓山不可不去的所在,也是古城长沙的一颗璀璨明珠.进入大门之前,可以看到“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句,书院历经千载,依然翰墨流香,办学不已,不枉得“千年学府’’的美称,真正是古今文人墨客仁人志士求索问道的大雅之堂.院内有御书楼,文庙,赫曦台,讲堂,教学斋,园林,碑廊等堪称国内外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书院文物.我们一边浏览这里万古不朽的碑额诗联,一边信步于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间;一边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渊源流长和博大精深,一边刑咀约罕拔⒂朊煨?.....
回到钢筋水泥堆砌的笼子里,我蓦地感觉到自己并没有被禁锢,我们每一个人,与生活的城市甚至大自然,其实是息息相关,紧紧连在一起的! |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4953.html2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