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杨开慧纪念馆详细介绍 |
[游记]杨开慧纪念馆详细介绍 |
2007-09-12 lotour.com |
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故居右侧300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开慧陵园一处。1930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就义后,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泽东寄30块银元,以与杨开慧所生三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1969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占地约1.3公顷。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18米,石砌墓,为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6.6米,宽5.8米,高0.4米。墓碑横置斜放,横长2.7米,宽2.3米,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碑后墓石上刻有建墓年月铭文。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墓地四周苍松环绕,以慰英灵。杨开慧祖父书樵与父亲昌济的合葬墓以及堂兄开明烈士墓亦在陵园的松柏樟梓之间。
|
转自:http://www.lotour.com/snapshot/2007-9-4/snapshot_88790.shtml4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