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深海之---沩山佛缘 2007-05-05 12:45:03 大中小 五一长假,正是旅游好时节,然人声鼎沸,交通拥挤,出游不便。因此路程不远、游人不多的宁乡沩山就成了我们理想的出游之地了。 五一清早,我们一行五人,于汽车西站坐车至宁乡,抵黄材。黄材有一水库,即有名的青洋湖。乘船游湖,感受阳光灼热和湖风微凉的冰火体验,观赏湖光山色之美景,顿觉神清气爽。船行至终点祖塔大桥处,我们下船步行,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湖畔草地,想必定是烧烤和露营的佳处。不久,我们来到了金沙古镇。此镇不大,均为明清建筑风格,青砖碧瓦,飞檐直坊,延伸出一片古韵旧情,加之镇上无游客,居民均自居自乐,小镇宁静而祥和,若在此处久住,必能修心养性,颐享天年。 于祖塔转车,下午时分抵沩山密印寺。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处旅馆安顿了下来。老板为人朴实,住宿要价不高且条件尚可,饭菜均为自制家常,也算可口,其间我们还借用其休闲室卡拉OK一番,老板也未多收费用。食毕,我们闲来无事,在密印寺旁闲逛。忽见寺侧一偏门未关,我们推门即入。寺内很大,天色已晚,只有寺庙内的微微灯火和香烛台前的烛火依稀看到青衣僧人。此时一僧人上前询问,我们如实而答并与其攀谈一番,原来此时正是他们晚课之时,见我们感兴趣,他告之我们第二天凌晨四至五点左右可来寺观其早课,并热心的请示了寺内当家师,允许我们第二天来观课并虚门以待。 出寺,我们兴奋异常,见天色尚早,又来到附近一茶坊。沩山特产中最著名的当属沩山毛尖和擂茶了,接待我们的是老板的女儿,相貌俊俏可人,谈吐和悦可亲,是一在湖南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放假回家帮忙生意。我们尝试了几种茶叶,又到其仓库验其茶种,甚是热情,我们满载而归,均感受宁乡沩山人之沌朴厚道,已到了夜不掩户的境地。 凌晨,天未亮曙光,我们睡眼矇矇中起床,从预留偏门再次入寺。寺内正殿已是灯火通明,僧语佛音已萦绕寺处。来时即知,密印寺又名万佛寺,共有佛像12988尊,其中还有一尊金佛,据说是有缘之人才能找到。我们轻步入殿,只见正前方为三尊大如来,或托塔,或抚钵,神色安祥,其下为二长老,合掌而立,四壁密密麻麻排列尊尊小金佛,将我们包围。右侧寺内僧人并排而立,梵音不断,此情此景给人的震撼是无法言语表述。当家师见我们已来,将我们请至右侧与众僧齐排,其间或立或拜,或围殿行走,我们均依葫芦画瓢。 早课结束,天已大亮,众僧出殿,我们正欲四处走动,一僧竟招呼我们去吃早饭。我们诧异之余,跟随僧人来到用膳之地。只见两侧均为长桌长椅拼成几列,一碗,一钵,双筷,整齐排列。此前早课之众僧已就坐入席,又有厨僧若干,提桶持瓢勺菜盛粥。粥为米粥及豆浆,菜均是无肉少油之斋菜。我们五人男女分侧,我与LG左侧安坐,岚、付及其表姐右侧就席。厨僧轮流勺菜盛粥至我们碗钵内,我们均点头笑谢,不久发觉不对,僧人无停勺之意,而我们碗钵内食物已是越来越多,于是急忙示意不要。此时一僧对我们低头耳语:盛多少就要吃多少,不能有剩。我们这才傻了眼,闭眼横心硬是把这些斋食吃了下去,吃得差点呕吐反胃。吃完后洗好各自碗筷,又拿起了配好饭后食用的水果。吃水果之余,再看另侧的岚,粥还是那碗粥,菜还是一满盘,手中还抓着个大油饼在啃,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不禁尔然大笑。 用完早膳,我们在寺内四处游逛,参观了其有名的油盐石、龙王井、千年银杏、白果含檀等景观。此时,又遇上了前日晚带我们入寺的那位小僧,再次与其长谈了一番,此僧法名满地,虚岁二十四,出家已有十二年,去过各地不少寺庙,读过三次佛学院,到密印禅寺仅一月有余。交谈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佛法精神在他身上的闪耀,与之前我去过的其他寺庙的僧人不同,之前给我的感觉是寺庙的商业化越来越浓,僧人的世俗气越来越重,铜臭气已经完全珉灭了佛教存在的初衷。但直至看到他,才又重新看到了佛教真缔的回归。听他一席话,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也坚定了此前我对佛法的一些理解。其实佛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信仰,世人愚钝,总以为跪地朝拜,烧香供纸,乞求多福多财,菩萨就能显灵。却不知拜也罢,不拜也罢,跪地拜也罢,合十拜也罢,只是一种形式,佛是在心中的。拜佛实际上是在拜自己的心,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找回对自己的信心、恒心和决心。拜或不拜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佛不是用来拜的,而是用来尊敬和追求的,幸福也不是乞求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就如我们的人生理想一般。佛法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能感悟到的仅是这冰山一角,也算是与佛有缘,这种感悟对我今后的生活肯定是有帮助的,我对佛的理解因为这一天这一刻这一寺这一僧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了。 告别了这段密印佛缘,我们又踏上了去千佛洞的行途。千佛洞位于黄材崔坪镇,乃是一天然的溶洞,相传有十三个洞,洞洞相连,已探明的有七个,开发了四个,具有独特的魅力。乘船进洞,一入眼的就是奇与险,头似乎随时能碰到壁顶,前方曲曲折折,闪着幽光不知终点。半途下船,在这神奇洞天游走,天河飞瀑、莲花宝座、洞穴峪谷、擎天石柱……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想当初,沩仰宗的开宗法师灵佑,曾在洞中一住七年,终创建了兴盛一时的佛教派伪宗派。此时的我更进一步体验到了佛在洞中,佛亦在心中的道理。 结束了快乐的宁乡两日游,我们返回了长沙。回想这两日的奇遇,不禁感叹:缘,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