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应几位同事的邀请,我们兴致勃勃的前往沩山。沩山是禅宗五宗之一“沩仰宗”的开山祖师----灵佑禅师讲法的地方。早就听说这里有传千年钟声的密印寺,幽源曲险无限神奇的千佛洞。大家在车上玩笑逗乐幽默成趣,气氛甚是热闹,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就看到屹立在我们眼前的万佛殿,雕梁画栋,规模宏大,在太阳的照射下更是金碧辉煌。甚是气派它是两层宫殿式建筑,殿基用花岗岩建成,盖有黄色琉璃瓦。它由28根两抱之粗的花岗岩石柱支撑,真的是无法想象当时在这交通闭塞落后的偏僻山区,全靠传统的肩挑手抱的方法,将那些石柱竖起来,那些能工巧匠们付出了多少的勤劳和智慧。殿内正面立着三尊数丈之高的佛像,殿内四壁嵌着神态不一的12218尊鎏金佛像,堪称世界佛教奇观。再仔细看,墙壁的空隙上绘画着各种流派的壁画,栩栩如生。听讲解员介绍,古寺经历三次劫难,“观音堂”、“藏经阁”等佛殿被焚,至今无法修复原貌。但万佛殿即使受点损,朝廷立即修缮,所以至今安然无恙。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今天。美国、印度、日本、新家坡和香港等国家、地区都有不少“沩仰宗”的弟子。而这座古寺正是沩仰宗的祖庭。 静静的徘徊在这坐古老的寺庙,它已经走过了千年的雨雪风霜,古寺至今还留着昔日的“千人锅”、“万人床”、“油盐石”、“白棵含檀”和“来木井”,每一件景点都留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或深沉的历史片段,向人们展示佛的博大精神。据说,灵佑禅师是百丈怀海的徒弟,他有一次随侍在师傅身侧,当时夜已深,百丈对灵佑说:拨炉中火看有没有火?灵佑拨了一下说:没有火。百丈亲自起身深深拨了拨,拨得一星火,夹起来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个是什么?灵佑禅师因此开悟。灵佑在百丈山盘桓十五载,司马头陀选得大沩山,勘建道场,为了决定住持此山的人选,百丈怀海禅师指着净瓶让每人下转语,灵佑一语不发踢倒净瓶,获百丈印证而得以住持大沩山。由此开启了生机勃勃的沩仰宗的传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17年暑假,毛泽东同好友萧子升从长沙出发,来到沩山密印寺,拜访老方丈,翻阅了各种佛经,兴致勃勃地议论起佛教与人生哲学问题。毛泽东说:“自古以来,中国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并表示:“文字学、语言学和佛学,我都很想研究。”1962年七千人大会期间,毛主席还问及密印寺的情况。并说:“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应该保护起来。”密印寺2005年举办了中国宁乡首届国际佛文化节。它丰富的禅宗文化资源和历史价值引发人们这一佛教文化胜地的关注。听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吉尼斯世界纪录,以更加靓丽的新姿走出深闺,向世人展示这一脉独特山水和文化的动人魅力。 走出密印寺,寺外古木苍翠,小桥流水间,民居错落有秩,田野阡陌相连。真是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人们置身其间,仿佛已经将身心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