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漾濞飞凤山 |
[游记]漾濞飞凤山 |
2008-07-22 qyoo.cn |
更新时间:2008-02-18 kuailv.com 【大中小】 漾濞飞凤山 搏南古道漾濞段上的飞凤山,位置独特,作用重大,是漾濞县境内保护得很好的一个森林公园,是人们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进入飞凤山,先品读漾濞老街。搏南古道进入漾濞,途经许多铺子,然后进入老街。老街长不过一里,宽不过六尺,地面铺着搪石,搪石中间是一行尺余宽的青石板。街道两面之屋,古朴典雅,玲珑剔透,多为店铺,是来往客商歇脚、打尖、易物的好地方。滇缅公路开通,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漾濞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县城迅速扩大,老街逐渐冷落下来。现在,除常住老街之人,还有很多人去老街,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闲暇人,他们来到老街,无目的性,逛够之后,跟着回家,收获的是心情;二是信佛人,他们来到老街,过云龙桥,到飞凤山,参禅拜佛,烧香许愿,然后下山,站在云龙桥头,看其神态,仿佛赴宴归来,收获的是心醉;三是文化人,他们到老街,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儿走走,那儿看看,收获的是文章。 云龙桥横跨漾濞江上,是老街和飞凤山之间的媒介物,修建于明代。据说,桥成之日,天空云走龙飞,故取名“云龙桥。”它是一座桥,更是岁月的见证。搏南古道进入老街,过云龙桥,从飞凤山脚经柏门铺上山,如果遇到柏门河涨大水,则从飞凤山脚,走大红梁子上山,两种走法,云龙桥都是必经之地,其独特作用由此得以体现。来往的马帮经过云龙桥,带来了繁荣,带来了文化,也带去了繁荣,带去了文化,老街是繁荣和文化的交汇点,漾濞,也因为有苍山崖画、云龙桥等历史文化遗迹,被定位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经常去云龙桥,不讲心情,因为一到那里,看见一个老农叼着烟斗,背着手,赶着骡马从桥那面走来,我的心情,不是愉悦也愉悦了。 飞凤山身在“一江两河”的环抱中,既有“东坡”的豪放,也有“清照”的婉约。从高处看,漾濞江宛如一根丝线,从天空跌落山脚,迤俪而来,蜿蜒而去。丰水季节,漾濞江水宛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时,飞凤山中,满山轰鸣,高昂激荡,撞击人的心扉;枯水季节,柏门河水或如一位少女,迈着轻盈的脚步,从山里走来,或如一位贵妇,佩环之声带起河风,漫过岸边的矮丛,矮丛间,便有了低低的声音,如呜咽,似诉说,丝丝缕缕,飘飘荡荡;杨茂春河,则是另一种情态,陡然变宽的河道中,一线流水从山里淌来,仿佛一位多情者,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河床里的草,青青的,柔柔的,嫩嫩的,人躺上去,仿佛躺在一张柔软的地毯上。 天气晴朗的时候,飞凤山像一张绿色的纸,一朵白云,宛如老师手中的一支笔,在纸面上圈圈点点;又如女尼手中的拂尘,在纸面轻轻掸过,被圈点和掸过的飞凤山,便越发葱郁,更加清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山中纤纤草动,杨柳依依,不知炎热,但觉满身清爽,极度安逸;天气寒冷的时候,山顶有风,呜声不绝,山里无风,阳光从浓密的树叶间撒下来,地上尽是晃动的亮点,动感和美感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空山新雨后。”下雨之前,云成于树下,游弋树叶间,游走树稍上,拧成一根线,变作一朵云,在山里飘移、滚动,整个山上,红绿相间,美不胜收,等到下雨时,飞凤山倏忽消失,眼前是流淌的河。
|
转自:http://www.qyoo.cn/travel/youjishow.asp?id=2231384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