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煌:永远的敦煌(莫高窟历史)(3)-旅游游记-旅游人 |
[游记]敦煌:永远的敦煌(莫高窟历史)(3)-旅游游记-旅游人 |
2007-11-30 lvyouren.com |
敦煌是中华各族人民的骄傲,然而它又是一部中国考古学的血泪史。自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以来,敦煌遗书曾不断地向外流失:在中国国内仅存15000件,而在英国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就存有13700件、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6000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12000件,日本大谷大学38件、龙谷大学7件、德国柏林科学院东方研究所6000件、丹麦皇家图书馆东方部14件、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2000件。那个兼有一身宗教热情,但却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将许多珍贵的写本盗取出来,卖给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史学家陈寅恪在为大型的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目录书《敦煌劫余录》作序时,有过一段痛心疾首的话:“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其发见之佳品,不流于异国,即密藏于私家。兹国有之八千轴,盖当时唾弃之剩余,精华已去,糟粕空存,则此残篇故纸,未必实有系于学术之轻重者。在今日之编斯录也,不过聊以寄其愤慨之思耳!” 然而,敦煌莫高窟在珍贵文物不断流失的同时也获得了中国一批有识之士的保护,罗振玉便是敦煌遗书碰到的第一位恩人。一边是历经着巧取豪夺的种种劫难,一边则是一代知识界的先贤们,以救火般的速度与激情抢救着失散的文化。张大千、于右任、常书鸿、陈寅恪、刘半农、沈尹默、徐悲鸿、梁思成等。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常书鸿任所长。“像对待生命一样保护敦煌石窟”,对于常书鸿率领的一代人来说,他们无愧地做到了。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把一生都放在灼热的沙子上,放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中,放在永不退却的神圣的文化信念里。佛国的存在,本来是要给世人一时的抚慰,然而常书鸿们的存在,却使浩瀚的佛国得以永远的安宁。 每当我们回首人类最初相互往来的丝路历史,总不免深切地受到感动。你站在这道路的任何一个地方,向两端望去,都是无穷无尽。一道穿越欧亚非三洲的无比深长的路啊!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徒步穿越那些深山大川,茫茫大漠,万里荒原,然而,人类却是靠着这样坚忍不拔的步履,从远古一步步走入今天的强大。这条路是脚印压着脚印踏出来的。而每一个脚印都重复着同样的精神。如果人类在将来陷入迷失,或对自己有什么困惑,一定能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中找到答案,并因此心境豁朗,昂首举步向前。历史是未来最忠实的伴侣。 这条曾经跨越洲际的最古老的丝路,不会只躺在这荒漠上被人遗忘,它必定还存在于地球上所有人对未来的企望与信念中。它永远是人类的骄傲之本,自信的依据和历史的荣耀。这一切又全都折射和永驻在迷人的敦煌石窟中。如果你静下心来,一定能从莫高窟五彩缤纷的窟壁上听到历史留下的雄浑凝重的回响。它告诉你:人类长存的真理,便是永远不放弃交流。并在这不中断的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给予,相互美好的促动。 能够告诉我们这个真理、并使我们深深感动的地方,才能被称作人类的文化圣地。它一定是人类的敦煌,它必定是永远的敦煌!
|
转自:http://www.lvyouren.com/LvYou/24/10745$3.html2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