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为什么修建在断崖上

[游记]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为什么修建在断崖上

2008-05-22    sina.com.cn

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为什么修建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呢?除了复杂的社会原因,神秘的宗教传奇之外,令人信服的真正原因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科学地选择地理环境位置。

石窟的修建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既是巨大的建筑工程,又是伟大的艺术创作。莫高窟是建筑、绘画、雕塑密切联系,实用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完美的建筑整体。它的选址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与宗教、地形、石质以及朝向、交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石窟寺是印度佛教的产物,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与一般寺院没有多大区别。根据佛教的教义,寺院需要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清净的环境,尽量摆脱世俗生活的干扰,以便于学经和修行。所以山林一直成为佛教寺院与石窟的选址对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大半在山林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很多的名山都建有寺院。与寺院相比,石窟则有特殊的要求,即起码要有可供开凿的崖壁。因此,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山地,依山开凿。为了取得天然峭壁与优美的景色,石窟选址往往都注意能依山面水。石窟寺往往借助壮观的自然景色,选址在山势险峻、流水不绝、景色奇丽的地方。敦煌千佛洞的选址,也是这样。

早在唐代,一个地方统治者在其碑文中就盛赞莫高窟:“西连九陇坂,鸣沙飞井擅其名;东接三危峰,滋露翔云滕其美;左右形胜,前后显敞,川原丽,物色新。”“珍木嘉卉生其谷,绚花叶而千光。”
从现状看,千佛洞开凿在远离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断崖上,这里大泉河自南向北流去,大泉河两侧都为连绵起伏的沙丘,东面名三危山,西面名鸣沙山。莫高窟选择在河西由河水冲刷形成的鸣沙山的峭壁上。这里不仅与世俗生活隔离较远,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大泉河的存在形成了一派清幽的大自然风光。距莫高窟15公里的南山谷中有个名叫大泉的地方。这里的泉水汇合起来向北流经莫高窟,唐代称为“宕泉”,后来也叫大泉河。大泉河平时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每遇涨水季,这条小溪就会变成宽阔的河流,浇灌着莫高窟的土地,使宕泉两岸红柳丛生、草木青绿。古代劳动人民选中了这些可以生栖的地方,经过辛勤劳动,开荒植树,种植粮食果蔬,创造了生活的物质基础,年复一年地开凿石窟。随着修洞窟主的增多和洞窟的不断修建,到唐代时,莫高窟就建成了古人所记载的“斯构矗立,雕檐化出,巍峨不让龙宫”;更有那“前流长河,波映重阁。风鸣树道……更澄清净之趣。”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98aa1010004aj.html38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