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游记之九——莫高窟(3)

[游记]甘肃游记之九——莫高窟(3)

2008-06-27    sina.com.cn

按照年代顺序,把我们所看见的各洞窟逐一作小记,由于时间很短,光线又黯淡,对许多洞窟留下的印象其实既有限又模糊,回忆起来很吃力。专门介绍敦煌石窟的书肯定是汗牛充栋,自己也买回来好几本。费这么大劲,不是妄图像专家那样来介绍石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当时的观感。

275窟(北凉)

据莫高窟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有一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至此,见对面三危山上佛光万道,便在此开凿石窟修行。275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之一,由于前秦与北凉前后相邻,时间相去不过几十年,不知专家据何断代。我们在陈列馆中看见此窟的复制。印象最深的是正中的交脚弥勒菩萨。交脚坐式的正是名称叫“莲花伽趺坐”,多见于弥勒造像。

254窟(北魏)

这窟的内容十分丰富,窟中“萨垂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贸鸽”等是十分出名的敦煌壁画。这些都是佛的本生故事,主要是讲述释迦牟尼在前世所做的好人好事。一度竟怀疑自己到底看过该窟没有,为什么对这两幅壁画全无印象。幸亏当时对这窟的人字披顶下的四个木质斗拱印象很深。所谓人字披顶就是把石窟凿成仿木结构建筑的屋顶样式,椽子往往还用泥稍微堆高一些,使之有立体感。屋顶下加上木质斗拱,就更加惟妙惟肖了。在这窟中还有一幅“降魔变”的壁画,可见北魏佛像壁画常用的“小字脸”的画法。

259窟(北魏)

这窟中间是根据《法华经"见宝塔品》的内容塑造的释迦牟尼与多宝佛并作说法像。这种像在北魏很流行。此窟北壁有面带微笑的禅定佛一尊,比较出名。前部也是人字坡顶。

57窟(初唐)

此窟号称美人窟,犹以南壁如贵妇一般的胁侍菩萨最为出名,但我觉得胁侍菩萨右后的那尊菩萨更曼妙,这菩萨面目俊美似年轻女尼,肤色晕染如真,柳眉细目,眉宇传情,在幽暗的洞窟中惊鸿一瞥,让人难忘。道宣所谓“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220窟(初唐)

此窟又称为翟家窟。系唐贞观年间由敦煌望族翟家的子弟翟通所建。五代后唐年间,翟家后人翟奉达重修此窟甬道,并书写了《检家谱》,追述该窟营造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今天,在甬道北壁有身着官服的翟奉达等一组供养人像。

窟内南壁画西方净土变,就是描绘美轮美奂的西方极乐世界。按照《佛说阿弥陀经》的理论,人只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命终便可入这美妙无比的阿弥陀国土,是最为快捷方便的法门,深受一般信徒的欢迎。此画有童子自莲花中化生,故又被人据此断定为无量寿经变。这些童子比例未免失真,但衣服独特,有的绝类今天的T恤。

北壁画药师经变。亭台楼阁,富丽繁华,下方有舞伎四人作胡旋舞,裙带飞扬,又有乐伎三十二人,分为两组,持各种乐器在演奏。极乐世界中一派歌舞升平的样子,也为后人保留了当时音乐舞蹈的大量资料。

此窟门壁面南、北两侧墙上画维摩诘经变,当时导游只引我们看南侧的维摩诘像,他一副士大夫装束坐于床帐之内。北侧以前来问疾的文殊师利为中心。文殊菩萨下方还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数千人往问疾”的场面。帝王形象高大,头戴冕旒,双臂平伸,由侍臣扶持,阔步前行,其后跟随姿态各异的群臣。画面颇有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气势,但当时在窟内竟未看原作,而是在陈列馆的复制窟中发现的。《维摩诘经》是中国士大夫喜欢的佛经,王维便字摩诘。莫高窟内有维摩诘经变六十八铺之多。

若论绘画精美,此窟堪称翘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abab20100068q.html4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