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程山水一程歌敦煌莫高窟 |
[游记]一程山水一程歌敦煌莫高窟 |
2008-06-27 sina.com.cn |
一程山水一程歌·敦煌莫高窟 2007-10-18 19:39:32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旅行感悟随笔敦煌莫高窟 原本以为敦煌莫高窟应该是这段旅行里最经典的一站,或许对外国人是确实如此,但对我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因为安排的这天正好是黄金周的第一天,为了避开参观高潮,大清早还未正式开馆我们就赶到了那里。清晨的莫高窟静静的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铺展开去,远远可以望见,人为建筑多的那部分气派非凡,,但周边还遍布了大大小小许多洞窟,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被破坏或者风化,价值不高而显得乏人问津,倒更让人觉得满目创痍的悲凉。 来到了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见上图),它里面就是唐代34米高的石胎泥塑大佛,与另一座26米高的大佛并称南北大佛。这里便是进入莫高窟的其中一个入口。开馆了,我们竟然还是第一批踏入石窟开放区的游客。 莫高窟实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我无需去描述它,没有去过的人都可以通过资料图片文字熟悉莫高窟,甚至到仿佛亲见亲历的程度。我也无法去描述它,我的词汇对于这些艺术瑰宝那真是太缺乏力度了。而敦煌学也早已是蜚声海外的一门学科了,相信稍微接触一下,就会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无穷内涵的世界,如同我们进入了红楼梦的世界一样。 但就是这样经典,这样美妙的地方,让我感觉很不好。就因为我看到了从未能想象的美,才会体会到从未能想象的屈辱和痛恨感,敦煌的历史让人不忍卒读,我只匆匆走过那些历史回顾的展厅,却也满目的掠夺、偷盗、流落...回首若干年前,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馆里看到许多巨幅的敦煌壁画、高大的佛像、各类珍贵文物时单纯的自豪感,感到自己国家的文物是那么有价值。可惜我错了,那些还代表着那段不堪的历史。 记得看到过这样的话,“没有文物见证的历史是苍白的历史,失去文物佐证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批国宝级文物惨遭离乡背井、颠沛流离之厄运,长期流落他乡异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如今,要想看到敦煌藏经洞遗书,就得准备一次长途跋涉,前往印度、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瑞典、芬兰、丹麦、德国、英国、法国,最后才是中国。因此才会有“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这样让人心痛的说法。 站在16号洞窟的藏经洞前,心情变得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此后的游览,我兴味索然,只是机械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处于对有极高文物价值的洞穴的保护,其实莫高窟很多窟都被设置为不同等级的特窟,在门票的基础上,还要另外加上几十到几百不等的价格才能参观,由于是特窟,他们配备有专门的英语导游,所以当老外们选择了几处另外加费参观时,我找了个借口没有跟着去,此时的我,面对那幽深昏暗的洞窟,产生了抗拒,不愿意再走进去了。这时的游览区已经人山人海,一些游客在明令为保护文物不得拍照,并且还在门外就应该寄存的情况下,偷偷的夹带着照相机进去拍照,让我更是厌恶到了极点,这些人和当时的王道士的贪心自私、愚昧无知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1cc4801000ahv.html4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