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敦煌游记(15)

[游记]敦煌游记(15)

2008-07-22    live.com

7月17日

15

另外一个窟是盛唐的328窟。

此窟也是正方形,窟顶为覆斗形。该窟最著名的是正西壁里面一佛二弟子二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是盛唐时期的原作,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整体来看,这几尊雕像色彩多样,非常华丽。较晚朝代没有对这些雕像进行修缮或者上色,让我们能有机会更多了解这些真正的唐朝雕塑精品。从佛祖的身材来看,属于标准的唐朝释迦牟尼佛像比例。右手无畏印,布施无怖给众生;左手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愿望。袈裟的纹路用有层次感的泥条做成,非常柔和。袈裟搭在莲花台上,分成对称的两层纹路,如同见到里面的莲花台一般。

图右边佛祖旁的大迦叶是佛祖弟子中被称为“头陀第一”的人,他看起来非常干瘦,因为在不论皈依佛祖之前还是之后都一直在修苦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苦行僧形象。图左边佛祖旁的阿罗汉是阿难,释迦牟尼的堂弟,被称之为“多闻第一”;雕像里的阿难年少秀气,体态华贵,面部表现出一副年少轻狂的表情。作为佛祖的堂弟,在释迦牟尼成佛回到净饭王的领地之后,他就一直跟随在佛祖身边,因为他记忆力非常惊人,因此收到佛祖赏识,视他为“第一秘书”。后来佛祖涅槃,大迦叶和阿难组织其他阿罗汉一起回忆和记录佛祖生前的讲学,编著了诸多小乘佛教的经书,因此对佛教事业可谓功不可没。

在两位阿罗汉外面的是两位协侍菩萨。释迦牟尼是现在佛,他的两位协侍菩萨分别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由于这两尊菩萨像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没有法器和座骑,我没本事将他们区分开来(文殊菩萨:别号大智菩萨,手持法器宝剑,坐骑狮子,道场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别号大行菩萨,手持法器如意棒,坐骑六牙大象,道场四川峨眉山)。雕塑中两位菩萨均是一腿平方,一腿下垂,这种坐姿我觉得和水月观音菩萨比较相象。他们都是皮肤白皙,面相俊秀,比较接近于女性风格。

在往外是四个供养菩萨。我们看到左边的一尊菩萨已经不见了,只剩下底座的残余。它已经被华尔纳在1924年夺走,运到美国去了。

下一个窟是中唐的237窟。

此窟里面的壁画同样是精品,而且具有非常的代表性。

首先具有代表性的是洞窟内大面积的壁画,都是说法图和经变图。说法图指的是描绘佛祖在向众弟子和信徒说法的壁画;经变图指的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佛经里面的文字内容。如果不是对佛教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话,讲很难去理解每一幅壁画的内容。在这个洞窟里面,有维摩诘经变图: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士,曾经与文殊菩萨有过一场激烈的辩论;还有法华经变,如下图;还有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表现“未生怨”和“十六观”的经书内容;弥勒经变;药师经变等等。

由于网络上无法搜索到,下图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法华经变》的一部分,属于见宝塔品的一部分。多宝佛乃是比释迦牟尼佛祖还要早的一位大佛,他是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当初行菩萨道时,他到处宣扬《法华经》,并发誓在他灭度之后,如果有谁讲《法华经》讲的比他还好,他就会立即显身,一同说法。传说一天佛祖在灵鹫山上说法,正在向弟子们传授《法华经》。突然地动山摇,从地底涌出一座七宝塔,塔内多宝如来如禅定状,他将他的狮子座让半座与释迦牟尼,两佛一同说法。这只是壁画的一部分,现场看到的壁画则宏大漂亮不知多少倍。

该洞窟另有一个标志性的图画就是《观无量寿经变》中的反弹琵琶形象。因为237窟的反弹琵琶图案无法搜到,尽管传说是莫高窟最漂亮的反弹琵琶舞伎图(只是头部因为年代久远磨损非常大),在此我只附上112窟的图片。在佛祖身边,有伎乐天,是佛祖世界的舞师。琵琶在当时的壁画中成为伎乐天常用的乐器之一,有竖弹、横弹等等。但是在此图中伎乐天讲琵琶反背着弹,成为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舞蹈姿势,同时也引发的一场争论。有的说这只是讲琵琶作为一种道具的舞蹈而已;别的则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琵琶弹奏方式,只不过已经失传。无论如何,这样漂亮壁画加上这样漂亮的舞蹈动作,最终成为了敦煌城市的一大标志。

接下来是隋朝的427窟。

这个窟从前到后,无不充满了隋朝的特色。

一进洞窟主室,就会看到洞窟中间的方形塔柱。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其他洞窟在正面通常会将佛祖和菩萨雕像放在龛中,而这里没有龛而且矗立着佛祖的立像。佛祖一眼就能看出是隋朝建造,头大、肩宽、体胖、腿短。这组雕塑与其他雕塑不同,它不是一佛二菩萨或者一佛二弟子的雕像,经过专家分析,他属于三身佛(法身、报身、应身)或者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中间佛祖的左手手掌向前,呈与愿印。但是其中食指和中止都已经掉落。当时我们细看,掉落的借口处佛祖手内部是用木头钉城,手指内部也是细木条做成,在木条的胚基础上再上泥,并涂色。

主室中心塔柱其他三面都有开龛并有坐佛在里面。背面的坐佛如左下图,其中大迦叶的雕塑极其形象,非常彻底的表现他苦行僧的身份,也是比较有特色的雕塑之一。而下面两图都可以看到整个洞窟的墙面画满了坐佛,这是西夏时期的作品。西夏统治敦煌一百多年期间,对莫高窟内很多洞窟进行了修缮了维护。而且西夏时期在洞窟里面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绘制千佛壁,而且颜色特点非常鲜明,如右下图。

转自:http://autocubi.spaces.live.com/blog/cns!22C8D1C86D0708C1!499.entry4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