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惨不忍睹的“玉门关”(页1) |
[游记]惨不忍睹的“玉门关”(页1) |
2007-10-21 yuding8.com |
惨不忍睹的“玉门关”我与同伴一行旅行去看“玉门关”。王之涣将茫茫大漠的自然景观和身处极其荒凉的环境时,抒发诗中那悲壮的心情和苍凉的大地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起人们对这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玉门关的向往。我坚持说去看看吧,玉门关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但我觉得来一趟敦煌不容易,不想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汽车跑了2小时,约100多公里路,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车。史书据说“玉门关”的雄伟壮观只是历史纪录而已。我所见到的是极其可怜、破败不堪、毫无雄伟之说,只是荒芜沙漠上的一个并不显眼的土疙瘩堆。 戈壁滩上的那种空旷、那种寂静、那种毫无生气的荒凉,让人产生一种突然间失去时空的现象,远远看见一个大土堆,土堆周围围着一圈不太高的铁丝网。当车停在这一个土堆傍边时,我也有些疑惑了,这就是玉门关吗?我问导游,是玉门关吗?是的,就一个土堆。 借着火辣辣的阳光,我在一块碑石上看到,“玉门关,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1981年重新树立石刻为重点保护文物”。没错,若大的玉门关旅游区内,只有我们一辆车,远远地沙丘山上一片黄色,黄土般的景点空旷无人;只有唯一的一座高约十来米的大土堆,在风吹侵蚀下,上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没有碑,没有石人石兽,没有牌坊神道,没有任何装饰,玉门关在这个戈壁滩上已沉睡了近千年,我一下找不到感觉,直觉 “天苍苍,野茫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在此时此地什么也看不到,也没有狼烟,酷日当头,穿着皮鞋的脚被60多度的沙漠烤的难以忍受,我又找不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感觉了。失望、悲哀、凄凉、酷热、扫兴、怎么如此败落……,那辽阔无垠的大戈壁,那寂寞荒凉的玉门关,“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那种理不清说不明的惆怅、感叹至今还令人难以回味。 玉门关的 “戈壁”是由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而“沙漠”则仅指荒漠、半荒漠和干草原地沙地。酒泉附近祁连山北麓砾石层遍地。一般具有明显的黑暗漆皮,当地人称为“黑戈壁”,其余多为贫瘠而棕色荒漠,没有任何植被覆盖度,荒无人烟。 历史上的“玉门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著名大关,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为汉武帝刘彻时设置“关”,因西域输入和阗国(今新疆和田)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坦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今日的玉门关已经破败不堪,还可隐隐约约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
|
转自:http://bbs.yuding8.com/archiver/tid-96155.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