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金上京会宁府游记 |
[游记]金上京会宁府游记 |
2007-07-02 sina.com.cn |
8月12日下午,在哈尔滨朋友的指点和带领下,陪同来哈尔滨办事的外地朋友游览了哈尔滨金上京遗址和金太祖陵,下面先给大家提供点网上找到的金上京的一些资料: 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位于阿城市市区南 2 公里处,主要由金代都城遗址和 8 个展厅组成,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1982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代都城的遗址,即金上京遗址,金上京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少数民族土城,由南北二城和皇城构成,南城为女真贵族的居住区,北城则是工商业区,皇城中的宫殿多仿北宋时期的汴梁布局,但其布局较为散乱,遗址中除了保存完好的皇城午门和部分宫殿建筑外,还有南北二城的外城墙、瓮城、角楼、护城河等,新中国成立后,对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发现了许多金代时期的铜镜、货币、印鉴、银锭、佛像等文物。 金上京是金代的开国都城,始建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即位后期,经金太宗、熙宗陆续建造,至金熙宗天眷元年(南宋建炎八年, 1138 年),封号“上京”城,府曰会宁府,后至金海陵王贞元元年(南宋建炎二十三年, 1153 年),金国都城由阿城迁去燕京(今北京),并取消了阿城的“上京”称谓,封北京为“上京”,至此,历经 38 年之久的金国政权统治中心南移,在金海陵王正隆二年( 1157 年),海陵王还下令焚毁了会宁府,直到金世宗大定二年( 1162 年)才又重建会宁府,并在大定十三年( 1173 年)恢复了会宁府的“上京”称号。 在金源文化旅游区内的 8 个展厅中,分别展示着金国都城上京及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展示有出土的各种金代文物和现代的一些工艺品等。 二、城市话语:哈尔滨历史之源在金代 为了溯其根脉,我们很有必要讲述一下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历史文明及文化。简言之,即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渤海文化创造于公元八世纪前后,其文明的策源地在松花江支流的牡丹江流域,渤海国历史及文化的兴盛在唐代中期。渤海国在辽河流域的契丹贵族兴起后,为辽所灭。都城与文化都毁灭于一场大火之中。到了宋辽时期,白山黑水广袤的区域由靺鞨演绎为女真之地。其中,在渤海国旧土牡丹江流域生活着的完颜部女真,为了向西发展,便于公元十世纪末溯松花江而上,迁徙于按出虎水流域。按出虎水即今松花江支流的阿什河。完颜部族女真在这依山傍水之地创建了生存的家园:纳葛里 ( 即定居点 ) ,他们捕鱼狩猎,耕垦树艺,烧炭炼铁,繁衍生息。其后在十二世纪初,他们不堪忍受辽国契丹贵族的凌辱,为了维护女真民族的尊严,在部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举旗抗辽,并于公元 1115 年正月初一在按出虎水岸畔的皇帝寨 ( 今阿城小城子 ) 建国定都,国号为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金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伐辽途中病逝后,在其弟金太宗吴乞买执政时期,营筑并迁都城于皇帝寨西侧的金上京会宁府,即历史上所称谓的“大金国第一都”。灭辽吞宋及迁都燕京、入主中原大业都在这第一都里完成。 金初的政治体制为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地方行政划分为上京路、东京路等 19 路,并确立了京府制度,设上京会宁府等。上京路治所在会宁府,为金代最大的行政区,辖东北大部分地区,史称金源内地。金源一词源出《金史·地理志》的记载:“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完颜女真在按出虎水流域从事渔猎农耕劳动及繁衍生息中所创造出的文化即为金源文化。金源文化与历史前期诞生的渤海文化,同为黑龙江古文化的主体,同时它们也标志着松花江流域的古文明。 三、景点旅游提示 门票:成人 20 元 / 人,学生 10 元 / 人 到达方式:可从哈尔滨市乘坐火车或汽车前往阿城市下车,然后步行十多分钟即可到达。 我们先坐车来到了位于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从哈尔滨到阿城也就3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非常美丽、宁静的阿城。到了博物馆,根据导游小姐的介绍,知道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集中搜藏和展览金代历史文物的博物馆。 在进入大门后,脚下是仿造当时在上京出土的一些陶器的图案铺就的一段石头路面: 之后来到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一些从会宁府和附近出土的一些文物,包括一些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等。博物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金的后人慢慢的成为了现在的满族,依然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最为庞大和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762968010004wp92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