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大金湖居士 > 日志 > 大金湖游记 2007-10-15 | 瞎驴闯天下之行色匆匆游金湖 “瞎驴”闯天下 之 行色匆匆游金湖] “跃马江湖道,志节比天高, 一位是温柔美婵娟,一位是翩翩美少年, 拔长剑,跨神雕,心系佳人。 路迢迢,挥柔夷,斩情缘,冰心玉洁有谁怜? 期待再相见,不再生死两相怨,携手挥别红尘, 生生世世直到永远……” 唱着“神雕侠侣”的主题歌,一对风尘仆仆的“侠侣” 灰头土脸地登场。两位主人公背负行囊,披星戴月,冒着寒风,瑟瑟发抖地携手同行。没有了歌词中的潇洒和飘逸,有的只是浑身的鸡皮疙瘩和空空如也的肚肠。 各位看官,此处并非金庸武侠剧的拍摄现场,也不是在拍诸如“他好,我也好”的**广告,这场景是在下夫妻俩国庆“携手游金湖”的武侠版重现。 在下小老百姓一个,加上糟糠,是断断不敢妄称“侠侣”的,实际上是“瞎驴”二字。呵呵,谐音而已。至于如何称作“瞎驴”,且让我慢慢道来。 “瞎驴”出行 节前,两只“瞎驴”在网上一阵忙活,下载了若干篇“金湖自助游攻略”,窃以为万事俱备,已然胸有成竹,遂于10月3日坐上了到泰宁的车。我们翻出了包里几乎所有的衣服,胡乱套在身上,却难以抵御闽北山区早早到来的寒意。两个打扮奇特的外乡人哆哆嗦嗦地站在街头茫然四顾,就像两只钱包一样惹眼,立刻吸引了众多待客车夫的眼球。在人潮向前涌动的刹那,我拽着老婆窜上了就近的三轮车。 “瞎驴”住店 奔波了一整天,总算可以犒劳犒劳可怜的胃了。狠狠地腐败了一番后,该看看客房了,却发现房间的卫生设施堪忧:被子和枕头有破洞不说,还污渍斑斑,估计有年头没洗了;马桶也不见踪影,地板上留一大洞,据老板介绍这样方便会更通畅;热水器也已歇业,自来水冷得像冰水。没洗脸,不洗脚上床俺们还是大姑娘坐轿——平生头一遭。入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老婆提出和衣钻入被中的建议实在够烂,沾满汗渍的T恤粘粘地贴在身上,牛仔裤紧紧地绷着大腿,厚实的棉被压在胸口,空气间弥漫着潮湿发霉的味道,那滋味有如身披甲胄被埋入秦陵地宫的兵马俑。还是想想高兴的事儿吧。回味着晚餐时上清溪鱼的美味,想象上清溪的漂流,脑袋里转悠着明天的游览路线。想拉拉老婆的小手,耳边却传来均匀细微的呼噜声……。 神啊,救救我!今夜俺要失眠了! “瞎驴”上清溪漂流 被老婆摇醒时,我看看表,6:20分。忙不迭地起来。刷牙,洗脸(不洗不行,太难受了),泡茶。6:30分,晨雾笼罩的泰宁街头出现了两只睡眼惺松的“傻驴”,饥肠辘辘地蹒跚在晨练的老头老太后面,幸好卖早点的摊子已经摆出来了。 一条狭小的石径通往漂流码头。在苍翠欲滴的灌木林掩映下,竹筏被熏黑的头部格外醒目。大约是上清溪部分地段的水位不深的缘故吧,为避免搁浅,这里的筏子一律是单排(三座一排)。我们果然有幸成为今天的头一张排的乘客。 筏工轻点长篙,竹筏告别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地滑进了溪流深处。清澈的水波下,五彩的鹅卵石历历可数。夹岸林木森森,繁枝茂叶遮蔽了旭日初升的阳光,晶莹的露珠犹在青草间滚动,昼伏夜行的昆虫还在不知疲倦地鸣叫,千年古藤尽情地伸展着盘根错节的虬枝,绿毯般的地表植被上落满残枝败叶,散发出雨林特有的气息。 竹筏随波逐流,沿岸山峰巍然耸立,阳光追逐在赤石翠峰间,时隐时现。虽然和武夷山同属于喀斯特地貌,但这里山岩遍体多窍,且石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更有山鹰以绝壁上这种天然岩洞为巢,实数罕见。武夷山的古闽族和龙虎山的古越族都有在岩壁上放置船棺的习俗,两地距此甚近,遗憾的是泰宁的古先民却没有得到这种文化的传承,究其原因,只能留给史学家来考证了。 溪流窄处,仅能容一筏通过。两岸岩壁近在咫尺,抬头仰望,石峰上耸千尺,峭拔险怪。人坐筏上,有如井底之蛙。偶有飞鸟惊起,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个幽邃的所在。忽有桂花暗香扑面,沁人心脾。神清气爽之余,又见岸边岩石,状若神人,联想起“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诗句,疑是吴刚捧出桂花酒。此情此景,让人顿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放纵。不由得仰天长啸,却是空谷传声,余音不绝。 胜景如诗词般隽永优美。倘能把龙虎山泸溪河那种大开大合的景观比作高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那么上清溪就宛如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深闺少女。同样是漂流,却有着苏东坡豪放派和柳七先生婉约派迥然不同的风格。也许这就是上清溪独特的魅力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