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元王朝與爪哇的戰爭和來往(下) |
[游记]元王朝與爪哇的戰爭和來往(下) |
2008-05-22 sina.com.cn |
(转)兵敗尾閭——元王朝與爪哇的戰爭和來往(下) 2008-02-28 23:01:12 大中小 标签:文化 (转) 兵敗尾閭——元王朝與爪哇的戰爭和來往(下) 王颋 四 除至元二十九、三十年處於戰爭狀態外,元王朝與“爪哇”亦“闍婆”一直保持著“和好”的來往,直到新朝的崛起。[33]《元史》卷一○、卷一一、卷一二〈世祖紀〉、卷一八、卷一九、卷二○〈成宗紀〉、卷二二〈武宗紀〉、卷二七、卷二八〈英宗紀〉、卷二九、卷三○〈泰定帝紀〉、卷三六〈文宗紀〉:“至元十六年十二月,唆都所遣闍婆國使臣治中趙玉還”。“至元十七年十月,遣使諭爪哇國及交趾國。至元十八年十一月,詔諭爪哇國主,使親來覲”。“至元十九年七月,宣慰孟慶元、萬戸孫勝夫使爪哇回。闍婆國貢金佛塔”。“元貞元年九月,爪哇遣使來獻方物”。“大德元年十月,爪哇遣失剌班直木達奉表來降。二年九月,交趾、爪哇各貢方物”。“大德四年六月,吊吉而、爪哇等國二十二人來朝,賜衣遣之”。“至大元年二月,遣不達達思等送爪哇使還”。“延祐七年三月,爪哇遣使入貢”。“至治三年二月,天壽節,賓丹、爪哇等國遣使來貢”。“泰定二年二月,爪哇國遣其臣昔剌僧迦里也奉表及方物來朝貢”。“泰定三年二月,爪哇國遣使貢方物。四年十二月,爪哇遣使獻金文豹、白猴、白鸚鵡各一。致和元年正月,詔優護爪哇國主札牙納哥,仍賜衣物、弓矢”。“至順三年三月,爪哇國遣其臣僧伽剌等八十三人奉金書表及方物來朝貢”。[34] 也許可以說,“爪哇”亦“闍婆”,當有元一代,甚至明初,都是家喻戶曉的“外國”。特別是從事海外貿易的商賈,更是令人向往的所在。《元文類》卷四宋本〈舶上謠,送伯庸以番貨事奉使閩、浙〉:“流求真蠟接闍婆,日本辰韓薉貊倭。番船去時遺矴石,年年到處海無波”。[35]汪廣洋《鳳池吟稿》卷一○〈嶺南雜錄〉:“誰跨鯨鯢斬斷虹?海波飛立瘴雲空,闍婆真蠟船收澳,知是來朝起颶風”。[36]王彝《王常宗集》卷補〈泉州兩義士傳〉:“孫天富、陳寳生者,皆泉州人也。兩人相讓,乃更相去留,或稍相輔以往。至十年,百貨既集,猶不稽其子本,兩人亦彼此不私有一錢。其所涉異國,自髙句驪外,若闍婆、羅斛與凡東西諸夷,去中國亡慮數十萬里。其人父子、君臣、男女、衣裳、飲食、居止、嗜好之物,各有其俗,與中國殊。方是時,中國無事,干戈包武庫中,禮樂之化煥如也。諸國之來王者,且帆蔽海上而未已,中國之至彼者,如東西家然。然以商賈往,不過與之交利而競貨。兩人者,雖亦務商賈,異國人見此兩人者,爲人有特異也”。[37]汪克寬《環谷集》卷一〈吳山賦〉:“異珍輻輳以咸萃兮,委南金而象齒。大府(杭州路)屹立於雄藩兮,甍棟翬飛而麗美。台星耿耿而旁燭兮,闍婆、流球會同而至止”。[38] 時人對“爪哇”的瞭解,也較詳細。汪大淵《島夷志略》〈爪哇〉:“爪哇,即古闍婆國。門遮把逸(麻諾巴歇)山,係官塲所居,宫室壯麗。地廣人稠,實甲東洋諸番。舊傳國王係雷震石中而出,令女子爲酋以長之。其田膏沃,地平衍,榖米富饒,倍於他國。民不爲盜,道不拾遺。諺云太平闍婆者,此也。俗朴。男子椎髻,裹打布,惟酋長留髪”。“地産青鹽,係晒成。胡椒每嵗萬斤,極細,堅耐。色印布及鸚鵡之類、藥物,皆自他國來也。貨用硝珠、金、銀、青縀、色絹、青白花碗、鐵器之屬”。[39]周致中《異域志》〈爪哇國〉:“古闍婆國也,自泉州發舶,一月可到。天無霜雪,四時之氣常燠。地産胡椒、蘇木。無城池、兵甲,無倉廩、府庫。每遇時節,國王與其屬馳馬執槍校武。勝者受賞,親朋踴躍以爲喜;傷死者,其妻不顧而去。飲食以以木葉爲盛,手撮而食。宴會則男女列坐,笑喧盡醉。凡草蟲之類,盡皆烹食。市賈皆婦女,婚娶多論財,夫喪不出旬而適人。與中國爲商,往來不絕”。[40]還緣其所産布而聞名。王政《農書》卷二一〈木棉序〉:“木棉,吉貝木所生,占城、闍婆諸國皆有之。今已爲中國珍貨,但不自本土所産,不能足用”。[41]徐明善《天南行記》:“至元二十三年三月日,安南國世子臣陳日煊狀:一闍婆國白布二十個,一闍婆國間色布十個”。[42] “爪哇”亦“闍婆”,又是整個海上交通網絡的重要樞紐。就是在時人的知識範疇內,也能清晰地說出其與內陸“漕河”沿岸都會的銜接。《雍正畿輔通志》卷九七歐陽玄〈通惠河政績碑記〉:“又自崑崙西南,水入海者,遶出南詔之後,歷交趾、闍婆、真臘、占城、百粤之國,東南過琉球、日本,東至三韓,逺人之名琛異寳、神馬奇産,航海而至。或踰年之程,皆由漕河以至闕下,斯又古今載籍之所未有者也”。[43]自陸上來中國、從海上回的威尼斯人馬可波羅,而自海上來中國、仍從海上回的波希米亞人後裔、芳濟會教士鄂多立克,在由他人代筆的“口述”著作中,都提到了“Java”、“Jawa”亦爪哇。《馬可波羅行紀》(Travels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8d38201008oqw.html20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