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印象泰姬陵 |
[游记]印度印象泰姬陵 |
2007-07-16 |
印度印象泰姬陵 我们在印度浮光掠影的印象最后定格在了泰姬陵(Taj Mahal)。W说他对泰姬陵的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云云。我想起了《中学美术》某页的下半边,那张泰姬陵的标准画,这几乎成了当时我对印度的全部印象。泰姬陵是一个很美的中文翻译,不仅是因为Taj Mahal本身的爱情故事,还在于那音意皆具的技巧,想来当初翻译的定是位大师。“Taj”这个词,在印度随处可见,我们开会时住的几个酒店:Taj Gateway、Taj Residency等都以此为名。酒店的服务生说,Taj在当地是一个很大的集团。金山词霸说“Taj”一词意为(伊斯兰教徒的)圆锥形高帽,还指代著名的Taj Mahal。也许正式因为这样,人们都乐于使用这个词。 到达门口排队检票的时候,我们更是无法怀疑泰姬陵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来自各国的游客、信徒,当然还有印度当地人都涌来这边,甚至还有一个由台湾佛教信徒组成的旅游团,一路从老挝、尼泊尔、泰国、缅甸拜访了诸多佛教圣地,来到了这边。她们是虔诚的。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景点接受细致的强制安检,据称是为了防止恐怖袭击。第一次听说参观不能携带手机和摄像设备,如果想摄像则必须额外缴费。印度人解释说给你们拍了录像回去,很多人就看录像,不来了。第一次听说参观需要光脚,不过还好考虑到方便,门口发了鞋套。 泰姬陵的高大是先前没有想到的,即使涌入了那么多游客,也不显局促,只是在几个入口处有些摩肩接踵。更难得的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整个建筑还是洁白如玉,就像皇和后之间的纯洁爱情一样不可多得。泰姬陵的倒影同样深得人们的欣赏,甚至是很多照片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有人说,倒着的泰姬陵就是戴着头饰的皇后,或许那倒影更像是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捉摸不透的,瞬间即逝。 拾阶而上,一边是一双双虔诚信徒取下的鞋,一边是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入陵参观。在各种奇怪的味道里面,我们一个个像被赶进去一般,走马灯似地在昏黄的灯光想看她,又看不清她。不允许拍照,不允许闪光,不允许久留,我想应该在加一条——不允许进入。对逝者,我们已经侵扰得太多;对平静,我们已经淡忘了太多。我们不该把喧嚣和嘈杂带来,这里应该只属于两个人。 在逐渐降临的夜色中,泰姬陵变换的色彩,就像美丽的皇后准备梳妆打扮一番,等待着晚宴的开始。我们没有权利再打扰那温馨的夜晚,回了新德里。 (完) Posted: Saturday, March 24, 2007 7:56 PM
|
原始链接:http://www.wutingyi.com/blogs/blog/archive/2007/03/24/257.aspx |
转自: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