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我们来到我们要参观的第一个印度景点——胡马雍陵。到印度,除了感受印度社会风情,有三类景点是不可以漏过的,虽然这听起来有些落俗。一是印度古代陵墓,说是陵墓,还不如说是印度古代王国留下的经典建筑,这些陵墓很多都因其精妙的建筑工艺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二是印度神庙,印度教中各种被供奉的神仙众多,连印度教的专家也很难数清,一般说法不少于1000个,印度神庙从外壁到内墙大都有精美的雕刻,为世人所惊叹;三是佛教遗迹,虽然印度佛教信仰者很少了,据说连1的人口都不到,但毕竟佛教发源于印度,在这里,可以寻访佛教发源的遗迹,足历释加牟尼当初传教的路程。 5个卢比,外国人要掏250卢比。后来发现,基本上印度的各大景点,都是这样,印度人和外国人是区分对待的,真是宰老外没商量,和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样。好在,当天有使馆的朋友陪着,借了几个使馆的“身份证”,花了20个卢比四个人就进门了,印度人不太能辨认中国人的长相,男女别搞错就能过关。可能是因为来印度的中国人确实比较少的缘故,多数印度人会按这样的顺序猜测我们的身份: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新加坡人、香港人、马来西亚人、中国人。虽然,让印度人猜我们是哪里人似乎是个相当有趣的游戏,但想到印度人把我们中国人排在这么靠后的位置,心里还是有些不平不愤。相信未来几年,随着中国人更多地到印度旅行,中国人会被往前排一些。因为借用“身份证”从印度官方和使馆管理都是不允许的,我们以后没再用过,以免给朋友带来麻烦。 1500年前后,来自欧洲的雅利安人最早的入侵和统治,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以及印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此后,印度经历了几个重要的也是著名的王朝: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 因为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尔王朝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入侵而建立的,所以,在印度能保存下来和看到的古迹以伊斯兰风格的为主,胡马雍陵也不例外。这个陵墓是莫臣尔王朝第二个帝王胡马雍的墓,始建于1562年,历时9年完成,据说是印度大陆第一座花园式陵墓,以后的陵墓多仿效它的风格,它继承了波斯建筑的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莫卧尔风格——大面积的花园围绕着穹顶、拱门的蹲坐陵墓。胡马雍陵的公园面积很大,除了方石铺成的路,公园内都盖满了绿草树木,十分漂亮,映衬着锈红偏橘黄色的石制陵墓建筑,古朴,协调,石墙、廊柱上嵌着精美雕刻镂花,完全是异域古国风情。可能是由于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印度特产的红沙岩石的缘故,能承受长时间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古建筑保存的相当好。这里游客非常少,与外面街道上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忍不住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让自己在古老的建筑和充满生机的绿色间冥想片刻。 45分钟后,我们离开了胡马雍陵,穿过热闹的街道,我们去到市中心,看看作为新德里地标之一的印度门,一个类似于巴黎凯旋门的建筑。可能是印度过几天就要举行国庆游*行,通往印度门的人行路被封锁了,设了路障,还有很多持枪军人把守路障前后。我们只能临时停车,远远地拍照留念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新德里街头各处持枪的军人实在很多,让我们这些没怎么看惯枪的人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紧张,后来才知道,印度的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前一个月还有人冲进议会大厦扫射,打死了议员。最近临近国庆纪念日,更加强一些安全工作。象我这样不了解情况的游客,看见街头持枪的军人,很多院子(可能是政府机构)门口持枪的门卫,时常经过的军车,街头用沙袋堆砌而成的小堡垒,围墙高处的岗楼里的机枪,还真以为新德里是处于战争准备或戒严时期呢。而当地常驻的人们似乎早已对这些习以为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