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傍晚离开厦门,坐上旅游专列,一夜之间,火车从闽南开到闽北,天一亮就到了武夷山市。在宾馆用完早餐后,旅游车驶向武夷山,开始了两天的武夷山之游。 爸爸在初中学地理时,就知道老家福建风景秀美的武夷山,有秀甲桂林之说,可作为福建人,一直没来过武夷山,真是遗憾,现在终于弥补这个遗憾了。 一进入武夷山门,就被她的美丽倾倒,奇峰突兀、溪水青秀,与桂林山水既相同又不同,同的是一样美丽的山水,不同的是桂林的山峰尖锐陡峭,而武夷山则是一块块暗红色巨石天然堆砌而成,山坡陡峭,山顶平坦。爸爸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科普读物说,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武夷山属丹霞地貌,怪不得两者不一样。 上午要“征服”一座山峰叫“天游峰”,它是武夷山的精华景点,有“不登天游,等于白游”的说法。导游说天游峰不高,海拔400米,相对高度200米,安排时间两个半小时,爸爸一听,有点奇怪。200米的山,桂林比比皆是,怎么安排两个半小时呢?一个小时就可以拿下。 老师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从停车场走了十几分钟到了山脚,跟着导游穿过元代的皇家茶园——御茶园,来到山脚,接着进入云窝,听着导游讲解一个个典故,看着山间的汩汩清泉,走在迂回曲折的小路上,不知不觉过了半个小时,前面就是“一线天”。导游说,这是“小一线天”,明天还要穿越“大一线天”呢。大家排成“一”字队形,小心奕奕穿越。穿过一线天,一座巨大的石头耸立在眼前,就是“天游峰”了,既可以说它是巨石、也可以说它是山峰,因为这座山峰就是一块很大的石头,有“亚洲第一巨石”之称;由于陡峭的山坡石壁有很多沟壑,好象仙人的手掌,又叫仙掌峰。走到这里,导游说:“登山的路刚开始,从上到下有八百级石阶,爸爸向上望去,离山顶越近,路越陡,最后几乎是九十度垂直,山路上全是密集的游客,如同蚂蚁搬家向上缓缓移动,还有些轿夫吃力地抬着老者上山。爸爸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山怎么爬呀? 地陪导游在前面带路,全陪导游在后面跟着,两个导游不停地打气。老师们鼓足干劲,向上攀登。登得越来越高,放眼望去,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但山路陡峭,很多地方仅能容纳一个人,你在那张望半天,后面的游客就要停下来,如果不慎,还会出危险。导游多次告戒:“要安全第一,登山不观景,观景不登山。”只得匆匆扫一眼,又继续攀登。山是不高,但到了山顶,个个都气喘吁吁。 到了山顶,向下俯瞰,更能够感受到武夷山的壮美。奇峰怪石,满目葱绿,九曲溪环绕而过,蜿蜒曲折。喜欢集邮的爸爸曾经收集了全套武夷山的邮票、明信片和首日封,如今真的一饱眼福啦! 山顶上有天游阁,一楼供奉着武夷山的开山鼻祖彭祖和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的塑像(武夷山就以彭祖的这两个儿子命名),二楼是宋美玲舞厅的旧址,现已成卖旅游工艺品的小卖部。导游说,1936年,蒋介石携宋美玲要来天游峰游玩,当地政府为了巴结“蒋委员长”,专门修了山路,把天游阁的道观改成了宋美玲舞厅,让宋美玲举办舞会之用,后来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夫妇没有来天游峰,这个舞厅就荒废了。 老师们在天游峰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开始下山,下山沿着当年为“蒋委员长”修筑的小路走,坡度较缓,但却有1400个石阶,到了山下,老爸觉得腿都软了,比原来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一进入武夷山山门,就被美景倾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