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从台南市登陆的。之后,他在台南工作、生活了421天,逝世后也安葬于台南。因此,台南留有郑成功遗迹的地方很多,开元寺就是其中之一。 开元寺位于台南市北区北园街,旧名北园别馆,原系郑成功嗣子延平嗣王郑经承天府行台,也为郑经母亲董太妃颐养所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分巡台厦兵备道周昌见此地林木清幽,风物典雅,便结亭筑舍,供百姓观览。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巡道王效安、总镇王化等人,将此处改建为庙寺,并捐赠50余甲的田园作为香灯费。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提督哈当阿再次重修,改名为“开元寺”,山门称为“小西天”,为台湾省古刹之最。 开元寺为三殿式建筑,规模宏伟,殿宇伟丽,四周密树浓荫,清凉幽静。山门上4只亮丽的凤凰雕塑,耀眼夺目,其右为一足踩石钟的石狮,左为一脚踏石鼓的石像,两座石雕朴拙古雅,活灵活现。山门两侧有“佛阶”与“觉路”二门可通林木幽深的庙埕。庙埕占地2500平方米,古树参天,榕树高耸浓密,正面为弥勒佛殿,入内便见中央供奉着金身大肚弥勒大佛,右边供奉身材高大的黑面唏郑将军,左边为像貌威武的咳陈将军,另两旁列有四大天王神像,庄严肃穆,各高丈余。第二进为大雄宝殿,奉祀释迦牟尼、阿南尊者及文殊菩萨。右边为郑王殿,奉祀延平郡王郑成功神位;左边是地藏殿,供奉地藏王。大雄宝殿门上,以“开元”两字开头,书有对联“开觉路如去如来,元始天无人无我”,横眉“人天教主”,耐人寻味。第二进与第三进间残存清代瓮瓦墙,维护的还比较好。第三进为大士殿,是新建洗石子两层楼宇,延伸至三川门,形成四合院式的架构,门楣上横书“不二法门”开头四字,是台南府城名匾,内奉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36只金臂上有斧、剑、碗、莲花等塑雕,小巧可爱,十分精致。从大士殿左侧月门可到达后花园,园内有一丛森茂修竹,细长有节,竹干呈黄绿色,大如姆指,仔细看,每根竹干均有七条青色丝纹,犹如七弦琴线,故谓“七弦竹”。相传,此竹为郑成功夫人即郑经母亲董太妃自湖北襄阳卧龙岗移植而来。由“七弦竹”处向前走,可见3座园光寂照塔,为开元寺寺僧埋骨处。塔前是寺僧栽种的一畦畦蔬菜,青翠鲜绿。整个开元寺,清静幽雅,绿荫凉肃,木鱼之声不绝于耳,显现出了佛门净地的超脱尘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