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泉州游记:漫步泉州(11) |
[游记]泉州游记:漫步泉州(11) |
2007-07-25 17u.com |
泉州素称"海滨邹鲁",为历史文化名城。 当时的"刺桐港"名驰海外,梯航万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各种宗教随海舶移植泉州,留下众多文物遗迹,因此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称。 泉州风景名胜奇特,文物古迹众多,"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很是以此为自傲,并很想能把家乡泉州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尽管我深知自己学疏才浅,难以描述一二,但请朋友们相信我是很努力的,希望大家能喜欢! 前一段发的漫步泉州系列,就是出于这样的意愿的,今天这篇<<游开元寺>>,请大家继续支持和鼓励! 开元寺的大门. 我拍这照片时值新春佳节,大寺门口张灯结彩,竖起红色的充气牌坊,好一派吉庆色彩! 开元寺就座落在泉州市区西街上(很荣幸,我就是泉州西街人)! 紫云屏是为山门对面的一堵高大照墻,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墻中嵌着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横隶书<<紫云屏>>三字的石刻。(照壁与山门之间就是热闹的西街) 传说开元寺建成后常见紫云盖顶,故又称紫云寺! 進了山门,就是天王殿。 一般寺庙所雕塑的是四大金刚,而泉州开元寺则不同,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他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小时候的我实在是惧怕极了,每次進寺,都低着头紧拉着大人的手匆匆而过。 不过,这次看他们,似乎没有小时候看到的那么高那么大了!且重塑金身,一派金碧辉煌! .................. 天王殿有一木刻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旁注云:"寺门旧有此联,朱文公撰,久佚,为补书之.戊寅春沙门一音书。" 戊寅为一九三八年. 一音即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朱熹老夫子说我们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我正是泉州人,是否也能叨光成为圣人呢?-------只是不知"圣人"为何级别的职称? 拜亭 拜亭前就是一片传说"凡草不生"的大石庭。两旁各有一排古老苍劲,盘根错节的大榕树,胡须飘飘,弯腰驼背,憨态可掬。(据说这里的榕树都有200---800岁了) 点缀庭中的还有一座古石雕焚帛炉和排成行的小石塔、石经幛,以及两个婆罗门式的石方塔! 今天游人无几,宽大的拜庭给人顿时有一种空旷静寂庄严的感觉。 然而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连整条西街也因之交通堵塞,市政府还出动警察帮忙维持秩序呢! 宋代石塔 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是一个仿照古代皇宫的结构,气派非凡的重檐歇山式大殿。 相传建殿之日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 因为全殿立柱百根,又称为“百柱殿”。 殿中平列五尊大佛,称为“五方佛”。这是许多佛寺所罕见的。 更令人赞叹的是那斗拱间的二十四尊木雕的美丽的“飞天乐伎”------“妙音鸟”,都是人首鸟身,分成两排,面面相对,体态婀娜,双翼舒展,纹饰华丽。下半身嵌在柱榫里,上半身向前伸出,挺胸昂首,有的手捧笙管笛箫,有的手执文房四宝,还有的手拿各种宝器及吉祥物品。形态各异,翩翩若仙。起到了拱翘承托和艺术装饰的作用。 有趣的是这些妙音鸟,十二尊身上的翅膀是大鹏鸟的,十二尊身上的翅膀是蝙蝠的。这就是说,不管白天黑夜,在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中都有飞天在殷勤地侍候着大佛。 大雄宝殿前面露台的台基上,有古埃及神话传说中的青石浮雕七十佘垛,雕刻有女人头狮子身和各种形象的人面兽身浮雕。 大殿后厅,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之首-------圣观音,头戴宝佛冠,神态恬静,容貌慈祥,左有善财,右有龙女。在圣观音两侧供奉着金身十八罗汉。 大殿后廊檐下正中两根辉绿岩石柱,雕有印度教的故事和花草图案,是十分珍贵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成为开元寺的一大奇观。 ................................................. 大雄宝殿上的额匾“桑莲法界”,是有着一个美丽传说的。 开元寺建于唐代武则天垂拱二年。据传这里原本是一片大桑园,园主黃守恭。《泉州府志》云:“守恭梦僧乞其地为寺,语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即舍为寺。” 传说黃守恭曾问和尚,需要多大的地方?和尚说,不大,只要有我这条袈裟一样大小就可以了。只见和尚将袈裟向天空扔去,整个桑园都被袈裟的阴影遮住了,幸好袈裟上有一块破洞,总算给园主留下了一块地。 我小时候曾见寺中有俗世人家,疑为黃姓后人--------姑且存疑吧! ................................................................ “桑树开莲花”虽属传说,但寺的左侧,至今还有一株传说“开过莲花”的千年桑树。因年久,老干己分裂为三叉,一直是枝繁叶盛,生机勃勃。 我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在树上爬上爬下的。当时树分为三干,其中一干被拦腰砌了一堵墻,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亲切,老桑树就象是家里一位长辈似的。 这就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桑树-------唐代桑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如今这桑树被围护起来了(照片是我把相机伸進围栏照的),可我见它的状态不是很好,也许是时值冬令吧?前年曾见报载它生病了,政府急召专家为它会诊的。 小时候见到的老桑树,一点儿防护措施都没有,却是那样生意盎然;如今的老桑树,是这样的刻意围护,然而........., 藏经阁 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戒坛之一--------甘露戒坛。 开元寺大雄宝殿后的甘露戒坛,始建于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8年)。 因此地有口“甘露井”,遂称“甘露戒坛”。 与一般寺院不同的是佛像四周,有八大金刚护卫。他们戴着耳环手镯,赤足袒胸结发,形象奇特,气势雄伟。 坛顶采用藻井结构建筑,结构复杂而又精巧。斗拱间也附有二十四尊“飞天乐伎”,与大雄宝殿的妙音鸟不同,均衣结飘带,吹奏着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各种乐器---------烟雾缭绕中,恍若走進仙界,耳闻阵阵仙乐从天飘来........ 庭院中的两棵高大的菩提树不知是什么年代,由哪一位印度的教徒移植到开元寺来的! 倘佯在美丽洁净的树下,怎能不引人无限遐想呢? 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东西塔,就位于泉州开元寺内. 上图为镇国塔(东塔) 下图为仁寿塔(西塔) 每次望着这巍峨壮丽的双塔,我总是泪眼婆娑! 有人说,这东西塔是泉州城的标志,我深为赞同! 记得从前飘在异乡的日子里,每次回家,远远地,远远地,就望见了它俩的身影,似乎是亲人在等候着我,迎接着我!一股温热的暖流立即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相信,每一个远方归来的游子,都会有我这种感受的!无论路是如何的迂回,也无论車是怎样的颠簸,一驶入泉州地界,抬起头来,瞥见的就是耸立着的它们! 我爱东西塔,我爱家乡泉州!独在异乡为异客,魂魄无所依,梦里寻觅的就是这巍巍的塔影! 如今我回来了!可这里的一切却变得如此的陌生!徘徊在这塔下、殿前、庭中,儿时的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但似乎己很遥远很遥远了,真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西塔下. 虽是石塔,却都采用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造的! 塔每层门龛两旁刻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计八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据说西塔第四层东北壁有一尊孙行者的浮雕,1983年7月来中国讲学的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发现了它,提出:“孙悟空生在福建。”(西塔建于1237年,大大早于《西游记》成书的年代-------十六世纪中叶。)这个论断在泉州引起了很大轰动,作为泉州人的我也很为自豪,可惜塔门紧闭,无缘攀登上去,不能亲自把孙行者的尊容拍摄下来! 东西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摇撼,仍屹然挺立,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40225.html6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