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溪泉州之行

[游记]安溪泉州之行

2007-12-05    blogcn.com

补写05-06的游记

2007.05.06 泉州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题馆大门,迎面有四根象征中华、雕刻精致的龙柱。龙柱中间陈列着一幅石刻地图,包括台湾在内的大中华版图,昭昭光耀历历在目。国家规范的地图,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庄重声明,具有严肃的法定意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公认。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示的主题,是福建与台湾的关系。闽台“缘定难分离”的依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看看展品。

里面展览出闽越的宝刀,上面有着象征武夷文化的蛇图腾。李学勤先生在《青铜剑的渊源》中指出,剑的渊源多在南方。《考工记》说,“吴粤之剑,迁乎其地面而弗能为良”。想必,吴越造剑工艺何其发达,这应该也是一把宝剑吧。

抽象的蛇形纹样。

纱制的官袍。透气?时尚? =.=

朝服盒:贴心的设计啊,沿着帽子的造型而作成的盒子

闽台文脉相承,除了语言、教育外,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几乎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在戏剧类,如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四平戏、闽剧、乱弹、傀儡戏、布袋戏等;在音乐类,如泉州南音、漳州锦歌、闽南民歌等;在舞蹈类,如宋江阵、高跷阵、车鼓阵、长龙阵、狮子阵等;在手工艺,如木雕、石雕、漆器、刺绣、锡器、面人等。尤其是诸如服饰、饮食、居屋、节庆、诞育、婚礼、寿辰、丧葬等,这种民间习俗相似的文化现象,更是无处不在地难分彼此,成为闽台乡土感情联系的纽带。

木偶
泉州为木偶之乡,木偶制作艺术技艺精湛,名师辈出。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闻名于世,木偶头的雕刻艺术达到了炉火纯真的境地,作品为世界各国艺术馆相争收藏。
泉州木偶制作艺术代代相传,江朝弦、黄义罗、王景然等木偶雕刻师继承江派木偶雕刻技艺在海内外评价甚佳。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与众多的工艺制作艺术门类相结合,形成了木偶的服饰、盔帽、内体、道具等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儿童木偶的泉州木偶制作艺术和系列木偶工艺品。
近年来,泉州木偶制作艺术的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台湾民间木偶艺术团体的交流活动频繁。民间工艺界的木偶艺术家们为泉州木偶表演艺术,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开拓旅游购物市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木偶头的种类繁多,角色丰富,作品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并且触入了现代风格,是雕刻技艺与绘画手艺的良好结合。如体现泉州戏曲题材的梨园戏人物,民族英雄郑成功,闽南特色的惠安女、茶乡女、南音女、渔家女等。这些创作的出现充分显示了泉州木偶雕刻艺术的时代魅力。

刺绣
泉州专业刺绣肇始何时,史无明载,难于确断。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早就有相当高的水平。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这与南宋时南外宗正司迁来泉州,皇亲集中泉州居住不无关系。
明清,泉州地方戏曲繁盛,绣制戏服、道具需求量大,推动了刺绣业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民初,绣铺已有数十家。最著名的是承天巷内的“得春堂”绣铺,开设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创始人林的。清末民初泉州城内的刺绣工约有数百人。
刺绣品大致分为金线绣(朝服、戏服、佛服、龙蟒桌裙、道场绣品、凉伞、大纛、喜庆绣幛、幢幡等)和绒线类(戏服宫装女帔、木偶戏服、被面、帐眉、手帕、妇女衣裙等)。抗日战争前,产品远销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1942年太平洋事变后,外销中断,刺绣业一蹶不振。
锡器

木雕,是泉州民间工艺品种的重头戏。平雕、线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纷呈,独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艺术精雕细刻,花团锦簇,是恰如其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对台开放众多的台湾乡亲到大陆谒祖寻根,进香参拜宗教活动频繁,泉州木雕的生产、销售、加工、定货一度上升为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使木雕的技艺提高,人才辈出,名师名企业不断涌现,木雕的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纷纷获奖。
石雕-风狮爷
惠安石雕以优质的花岗岩、辉绿岩为材料,独具匠心,精雕细琢各种规格的圆雕、浮雕、线雕和影雕等工艺美术珍品。其花卉鸟兽形象逼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石龙有翻江倒海之势,数千种石雕产品在我国独树一格,弛名四海。

认真理论起来,现在的闽台缘博物馆内容还不够充实,有比较多的图片和复制品。或许是专业的原因,相对来说,我觉得她在建筑上的价值来的更高,希望她以后能收藏更多更好的展品。

花草丛中和谐“生长”的闽台缘博物馆

据设计班子领导指出,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第一,建筑物的特点要能体现闽台缘博物馆的主题,让到这里来参观的人们走进该馆时就能感受到闽台两岸源远流长的关系。第二,闽台缘博物馆设计时要考虑到与该处已经建成的泉州市博物馆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南建筑博物馆相协调,使这三个博物馆形成一个整体的格局。第三,闽台缘博物馆要与背靠清源山、面向西湖的大背景协调好,处理好该博物馆与弧形道路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扇形的博物馆区。第四,闽台缘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也是闽台两岸的博物馆。要将该馆建成艺术精品,在规划设计时要集思广益,可以将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福建的武夷山、鼓浪屿等通过园林景观做一些小园,将郑成功、施琅、妈祖等两岸人民非常熟悉的人物做一个人物园,让台湾同胞到这里来参观时,一眼就能看到两岸源远流长的文化。
就前三点,我没有异议。不过我倒觉得对于第四点上,在一个景观里面真的可以融合如此多的特点,会不会到时候成为一种四不像?闽南的就是闽南的,为什么要加上阿里山的景观和武夷山的闽西另外一种土家的风情?是否需要凭空给一个景观附加上那么多的价值。还不如将乡土味做到极致,愚者之见。

转自:http://www.blogcn.com/user34/ji_dian/blog/58690798.html134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