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漳州游记: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塔下村

[游记]漳州游记: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塔下村

2008-07-22    17u.com

华太婆开基德远堂

传说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平和小溪,有一户农家,家主姓张名叫小一郎,娶妻华一娘,单生一子,取名光昭。夫妻俩原是和和睦睦地过着耕织生活的,俗话说:“贫寒夫妻百事哀”,孩子六、七岁时只为了油盐柴米开门七件事,夫妻间发生口角,华一娘生性要强,有男子汉气概,一赌气,带着小儿离家出走。她翻山越岭来到书洋乡的马山,在半山腰的马头背上搭个草寮,独自开荒种地,母子俩相依为命。
有一天,有一位上杭县出名的地理先生,看风水路过马头背,天色已晚,赶不到山下投宿。华一娘知道这位过路客人是地理先生,就殷情地招待,留饭留宿。家里穷得只有青菜、鸡蛋,没有什么好酒菜可以拿出款待客人的,好客的华一娘就把家里唯一生蛋的母鸡宰了请客。这位地理先生见女主人这么盛情招待,就感动地说:“这里山高水冷、龙脉不正,不是久留之地,应该从这里踏下一步,到山下去开基才是。”刚想详细告诉她怎样在山下开基,只见华一娘端上一碗鸡肉放在地理先生面前,碗里只有鸡头,鸡爪、鸡翅膀,鸡肉和鸡内脏都不见了,心里好笑,原来穷农妇是这么小气,用这点骨头待客,肉都留着自己吃。于是,下半截的话就吞下肚里不说了。

农家穷日子,平日不见一点油腥,不是年节更别想吃一块肉,就是母鸡下的蛋,也攒到圩日到市集上换点盐、油、日用品,也舍不得给自已儿子吃。今夜晚,小儿子看着先生吃鸡肉,口水都馋流了,华一娘只撕半个鸡翅给小儿子解解馋。
当晚,请地理先生睡床上,华一娘带着小儿子在厨房里窝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先生动身下山去,华一娘递给他一个饭包,给他路上当点心用。地理先生走到牛屎冻岭口,累了,坐在大树下歇息,打开饭包一看,哎呀,里面饭少肉多,整只母鸡的嫩肉,加上鸡肝,鸡心、鸡肫都在里面。原来华大娘是真心待客,自己亲生的小儿子,只舍得撕下半只翅膀让他解谗,自己昨晚错怪了她。良心责备自已,不行,得回头去,把话说明白来,教她如何得到风水宝穴。
地理先生急勿匆地去而复回,他抱歉地说:“走时匆匆,忘了把要紧的话告诉大娘了。”地理先生就详尽地向华一娘解说:山下冷水坑村本是唐姓聚族而居的村庄,但是村后的山坡上,有一块风水宝地,是只下山虎穴,得到它,子孙会兴旺发达起来的,唐姓人还没有得去。你下山去,要跟这块荒地的主人挂上干亲,征得地主人同意,然后再搬去住。记住,要先盖牛棚,后盖草屋就对了。切记,切记。地理先生交代完了,才放心而去。华一娘感激不已,牢记在心。
等到墟日,华一娘下山去踏看地理,打听到这块荒地是属于一户姓唐的老夫妻的,他们膝下无儿无女,只守着几丘薄田,一间茅屋度残年。华一娘仔细考虑一番,心中有主意了。
有一天,正刮着风,下着雨,华一娘带着小儿子下山来,就在这家老夫妇门前小河沟里捞虾。大雨淋得母子俩浑身都湿透了,她们还出力她捞着小虾仔。老夫妇俩在茅屋里看见了,同情这母子俩,唤她们进崖去歇歇,换身干衣裳,喝碗红糖姜汤,烤烤火。问起她的身世,华一娘就如实告诉老人家,说她母子俩在马头背上开荒种地,刮风下雨不能下地,就到河沟里捞点小鱼、小虾做小菜。
穷苦人心是相通的,华一娘面善人缘又好,好嘴讨得老人欢心,当晚就住在老人家里,把捞来的鱼虾煮了,让老人尝尝腥。晚上华一娘给老人收拾屋子,又缝缝补补,忙了一宿。小孩子听妈的交代,亲热地叫阿公,阿婆,博得老人欢心。这晚小茅屋里热闹起来,有了欢声笑语了,这是老人寂寞贫困生活中从没享受过的天伦之乐。此后,每逢墟日,华一娘都带小儿子来看望老人,带点吃食来,当晚住下,帮忙做点家务活。这样一来二往,老两口舍不得离开华一娘母子俩了,要求她们搬到一块来住,彼此生活上好照顾。华一娘趁机要求说:“住在一起嫌挤,不如在屋后空地上盖一间草寮,还可以开荒种蔬菜,养鸡鸭和小猪豚。”老人家一听大欢喜说:“那样真好,荒地是咱家的,索性你做我们干女儿吧,就给你种,让你住了。”于是,华一娘就烧香点腊烛,恭恭敬敬地磕头认干爹,干妈;小儿子也乖乖地磕头叫阿公,阿妈了。两姓变一家,两家合一起,无几无女的老两口变成有儿孙照顾的阿公,阿妈,能够安享晚年了。 

华一娘郑重其事地择吉日迁居下山,七月半是客家人的大节日,她就选择七月十四这天迁下山来。所以现在塔下张氏子孙过中元节,仍提早一日,在七月十四,就是为了纪念迁居的。
华一娘遵照地理先生的教导,先盖一间牛棚,当晚就跑来一只母牛,连夜产下一小崽,小牛犊与时俱长,到天亮时,长大象生下好几天似的。上午,村里丢失母牛的户主来找牛,见了这带崽的母牛,都不敢认,说我们的母牛还没生崽。从此,华一娘家种田就有牛耕地,有牛奶食了。以后养鸭生双黄蛋,养鸡不患鸡瘟,日子越过越兴旺。儿子光昭成家后,子孙满堂,果然应了地理先生的话了。
张家后代发达起来,唐氏子孙就衰了,不适宜住在冷水坑,纷纷迁走,张姓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华一娘和光昭从马头背踏下山来,客话“踏下”与“塔下”谐音,就把冷水坑改名塔下村,其实村里并无“塔”,只是从马头背踏下一步而已。后来,华太婆的子孙还分支到南欧,石桥,曲江去住了。
华太婆开基的旧址,后果建成张氏大宗祠,堂号称之为“德远堂。”请来的风水先生建议东家说;“你们是要富,还是要贵。”张氏家长商议后说:“山里人不敢想读书当大官,只巴望做生意赚大钱,多发财。”“那好”,地理先生就教导说:“在祠堂门前挖个半月池,要想富,池塘就挖深一点。”于是张氏子孙就出力挖池塘,挖得深深的,财源才会茂盛。那知挖过头了,在深土层间竟然挖出一块光滑滑椭圆形的青石蛋来,据说是下山虎的一只眼珠子,现在这只虎目还保存在张氏子孙家中。不想这独眼虎仍旧十分厉害,保佑“德远堂”的子孙,不仅在南靖,平和,以及在广东、四川、台湾都兴旺发达,甚至在东南亚,以及侨居美国,加拿大的,经商都发财赚大钱,华侨中巨富很多都是“德远堂”衍派的。所以“德远堂”宗祠中至今还供奉着“宗师仙神禄位”,永远纪念这位佚名的上杭县地理先生。
现今,“德远堂”张氏祖祠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了。而张氏子孙在塔下,南欧,石桥,曲江建了数十座圆土楼。

转自:http://ctt.17u.com/blog/article/117312.html43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