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于山夜宴(原创) |
[游记]于山夜宴(原创)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于山夜宴》 (原创) 《于山夜宴》 老式的路灯嵌在墙壁高处,使得老巷愈显幽长,巷子里的青石板路,因淋着雨就不停地抖动着黄灿灿的光。穿过宫巷就拐到喧闹的大道上,一路上淅沥着小雨,却依然时不时地遇见撑伞的行人。 南方的夏天,雨来得急,走得也匆匆。友人说,今晚就去于山的一家馆子尝尝这里的小吃吧。 于山不算高,却也闻名于闽地,戚继光祠就在这里;沿着路向上转个坡,就看到了那家店铺,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做着营生。高高的立柱与长长的青条石,在屋檐下几盏不大的红灯笼与夜空的衬映下,好似进了旧民居一般,厅堂里藤制屏风与玻璃餐桌、古旧家具辉映成彰;就连那风扇也是那种大叶黝黑的老式模样,布满青苔的厚墙裙台上,一茶壶默不作声,似乎在等着佳人来推醒她,再以泉鸣,涌进左右那三两个闪着瓷亮的小茶碗。 有人称“汤”是闽菜的精髓。善于调汤,以汤保味。有“重汤”、“无汤不行”、“一汤十变”之说。大师傅能在一种原汤中加上适当的辅料,比如红糟、桔汁、沙茶酱、虾油、香菇、冬笋、鱿鱼、鲫鱼、干贝、竹蛏乃至茉莉花、乌龙茶等,就可以使原汤变化出无数美味,而又不失其本味。因此,闽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也就区别于其他菜系的标志之一。因其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所以用糖以去腥膻;用醋达到酸能爽口,适合福州气候;淡是为了能保存本味和鲜味;并且做到甜而不腻、酸而不涩,淡而不薄。
|
转自:http://blog.163.com/zkj196969/blog/static/969436200681455057981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