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于山公园

[游记]于山公园

2008-05-22    sina.com.cn

福州行(三)————于山公园

2007-06-23 09:11:18

大中小

标签:福州于山公园

五月二日的天气非常好,早上一起床就已经是阳光高照了,因为这是第一天出去玩,我感觉非常兴奋。早饭后,换好运动服,穿上波鞋,我就跟着表弟兴冲冲地跑下楼,表弟发动汽车直奔鼓楼区东南方向的于山而去。
于山,海拔仅仅50多米,就是这么一座很小的山却有几个别称:九日山、九仙山、红岩山。这些名字都有它鲜为人知的来历:最初相传战国时于越族人迁居于此,于山因此而得名。又传说汉代时有九个兄弟在山上修道炼丹,故取名“九仙山”。而“九日山”则是汉武帝时闽越王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而得名。“红岩山”作为文革时期的产物,早已经随着文革的结束消失了,历史终究是过去,尘归尘,土归土,于山也终于在1977年恢复其原名。

和众多的名山高山相比,于山的特点,一是形似巨鳌,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历为游览胜地。二是山上名胜古迹众多,有24景,如平远台与戚公祠、九仙观与天君殿、大士殿、白塔等。此外,还有不少小巧玲珑的亭榭,如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这些亭榭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而我此次最想看的是戚公祠和白塔,戚公祠是为纪念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兵支援福建抗倭而建,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所建造的。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戚公祠,厅堂正中是戚继光的塑像,一身戎装、手执宝剑、威风凛凛,墙壁上挂着四幅记载戚继光功绩的历史画卷及文字说明,厅里还陈列着戚继光穿戴过的钢盔铠甲,他的军事著作以及行军干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的戚继光因祖先军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军旅生涯。他总督山东沿海备倭,在任期间,所辖海疆平静,人民安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调往倭患猖獗的浙江,走上了抗击倭寇主战场的最前线,他编练戚家军,创鸳鸯阵,率领戚家军转战沿海一带,给倭寇以毁灭性的打击。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又奉调挥师南下,两度援闽,扫荡福建沿海倭患,并一度进入广东境内剿倭,终于肃清东南沿海倭患。在长达十年的东南抗倭生涯中,他历任都司佥事、参将、都指挥使、副总兵、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总兵诸职,防地自宁波始,渐次南移,终至福州。由镇守一隅防务进而镇福建全境并浙江金、温二府地方,督水陆诸戎务,大小百余战,所向无敌,“戚家军”威名响誉天下,荼毒百姓数百年的东南沿海倭患从此基本平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e4202010009t4.html3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