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山西的老文章 |
[游记]关于山西的老文章 |
2008-06-27 sina.com.cn |
上下华严寺和善化寺都位于大同市区,如果追求整体效果,则得到的往往是在现代混凝土和街牌广告的背景,假如是逆光,则在众多直线条中显出一个飞檐,歇顶的剪影导师很有趣,否则只能作为现代建筑冲击破坏古建的反面教材。是以这类城市古建的拍摄开始注意细节,斗拱的做法和柱梁的做法.比如下华严寺的斗拱基本是宋式做法,但昂的形式还比较模糊,而善化寺为辽代建构,斗拱做法极为粗野。从这里就开始了对斗拱的特写和比较。下华严寺已经有空间序列的意味在内,先经过一道门,上台阶过一牌坊,左右各是一个亭子,然后才是大殿。这种序列感,尤其是行进中的序列感,往往是很具中国特色的,只不过拍摄难度比较大。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是拍摄中遇到的第一座规模宏大的单体建筑。应县县城中基本没有四层以上的建筑,而这座千年前的木塔却高达9层67.3米,且塔下还有两层台基,木塔正面很好的规划出了一条具有民族风味的街道,它所形成的序列感在整个考察过程中都是最好的。镜头由远拉近,感觉相当好。然而正面入口大殿的存在却使得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很难拍下木塔正立面的全景,这种情况在考察过程中经常遇到,因为中国古建通常有院落的概念却很少会设置一片开阔的广场。最后只好在塔下很接近塔的位置躺在地上拍个大仰角以作补偿。它的各层近景用由下至上的推移,最后到达塔刹,依稀可见千年以前悬挂的铁链。此地的拍摄需注意尺度感,虽然上不了屋檐部,一如当年的莫宗江,无法亲身体验斗拱的巨大,但还是可以找个人站在楼梯旁,体会楼梯的尺度。八边形的平面使得楼梯盘旋而上,尤其当楼梯极陡,而光线变换频繁的时候,在楼梯上行进的镜头是相当有趣的。木塔有不少于五十种的斗拱做法,层与层之间不一样,每层的内外不一样,即使同在一层且同在内,则东向和东南向的补间斗拱作坊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把不同的斗拱一一作个特写,作为比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斗拱的发展演变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台怀诸寺 台怀诸寺是首次拍摄完整的建筑群,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最好就是爬上山顶拍俯视角度,才能感受到寺庙群的层层进进。佛教圣地的拍摄如果选在"五一"这种节假日,则镜头里人头攒动,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9e0d40100080e.html3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