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纪念郑和下西洋:寻访斯里兰卡郑和碑

[游记]纪念郑和下西洋:寻访斯里兰卡郑和碑

2008-05-22    sina.com.cn

纪念郑和下西洋:寻访斯里兰卡郑和碑_碑志_博宝网

2008-02-07 06:18:00

大中小

标签:石碑杂谈

斯里兰卡具有扼印度洋咽喉的天然海上交通优势,是600年前郑和船队北上印度、西去东非的必经之地。中斯两国的史料均表明,郑和船队曾多次到达斯里兰卡,而郑和碑的发现则为这段历史提供了确凿的证明。

斯里兰卡的郑和碑被历史学家称为“郑和布施碑”或“三种文字碑”,它是1911年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被工程师h?f?托马林发现的,当时这块石碑碑文朝下盖在一个管道口上。托马林将这块石碑转移存放。

这块石碑的发现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剑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吉里斯教授认为,它消除了人们在郑和访斯确切时间问题上的疑问,因其清楚表明郑和在1409年前后曾数次访问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山)。斯里兰卡独立后,这块碑被送到了位于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保存。

记者曾多次在国立博物馆一层的石碑大厅看到这块刻有龙纹和汉字、明显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碑。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文字肉眼已经难以辨认。在斯里兰卡国立博物馆执行馆长拉吉特?希瓦吉先生的帮助下,记者辗转找到了石碑中文碑文的拓片复印件。碑文记载的是郑和等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时来斯里兰卡巡礼圣迹,向佛教寺庙布施香礼,以竖碑记之的情况,后面列有布施祭品的清单,碑文的落款是永乐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

这块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用3种文字刻制的,除了中文外,还有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它们是当时印度洋地区商人间的通用语言。与中文不同,这两种文字的碑文有些部分已经难于辨识,但学者的研究表明,泰米尔语的碑文表示的是对泰米尔人信奉的婆罗门教保护神毗瑟奴的敬献;波斯语的碑文则表示对伊斯兰教信奉的真主给予敬仰之情,两种文字也都记载了大致相同的郑和一行向两种宗教神灵敬献祭品的情况。

斯里兰卡著名历史学家、伦敦大学博士洛娜?德瓦拉贾在就郑和访问斯里兰卡一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身为穆斯林的郑和,却能在一块碑上以三种宗教为对象,表示同样的礼敬与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郑和以及明朝统治者对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宗教上的宽容性;另一方面则反映出郑和一行希望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至于受到宗教对立的影响。可以说,这块石碑是郑和以及当时明朝皇帝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同时也表明中国当时具有极为宽广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82a9f01008bl1.html4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