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欢乐的马祖岛 |
[游记]欢乐的马祖岛 |
2008-05-22 sina.com.cn |
欢乐的马祖岛 (一) 元宵节的前一天,笔者一行从马尾港乘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抵达马祖列岛的南竿乡福澳港码头。稍后,我们又转乘小海轮经10分钟航程,到达北竿乡的白沙码头,开始了我们的马祖之旅。这样便捷的旅行方式,当地人叫作“小三通”。我们此行是要到马祖闹元宵,并参加恭送状元船的民俗活动。送状元船民俗活动,源于大陆福州沿海地区,对于以海为田的马祖地区民众而言,是一项很重要的民间信仰传统。送状元船的由来依清季乾隆时人张际亮在《南浦秋波录》卷3《习俗记》中的记载,闽俗最信巫鬼,夏秋之交,南台(今福州)街市各制纸船,送尚书庙放诸江中,名曰出海。八月十五日是陈文龙的寿诞,五年两次的正月十八日是他回祖籍莆田省亲的日子,所以尚书公也有出海之祭典。此时,一般由商家和民众自动捐款,建造木舟为之送行。行前,要将此舟在附近各街道上游行一周,藉以驱逐邪神恶鬼,保佑境内乡民太平,附近各街道地方属神也多列队相送。至十九日出海时,将船放出,任其随波漂流,称为状元船。而沿闽江口各乡遇到状元船漂到该乡的,那一乡就要将其抬上岸,举行一定的仪式后再放回海里。受潮汐影响,闽江下游入海口的许多乡镇,每年都会拾到状元船,故而每年必有庆典。陈文龙(生于1232年),福建莆田人,南宋末年进士,经皇帝廷试,钦选为状元,是与文天祥齐名的南宋民族英雄。明洪武年间,为表彰他的民族气节,敕封为水部尚书,是福建沿海居民(渔民)心目中的海上保护神。 马祖人口虽不多,但庙宇不少。因为过去居民大部分以海谋生,出海劳作祸福难测,因此特别信仰神灵。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是民间信仰的属神,除水部尚书公外,还有妈祖、白马尊王、哪吒三太子、齐天大圣等。北竿乡是马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岛上人口1500多人,却拥有23座庙宇。查《北竿乡志》记载,北竿乡庙宇绝大多数是从福州、连江、长乐分炉而来,因此这些庙宇的神诞、祭祀仪式、游神会神等活动都沿袭大陆祖制,体现了鲜明的同宗同文特质。塘歧村的水部尚书公府是20世纪40年代由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分炉而建的,因此,塘歧村的水部尚书公府尊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为祖庙,60多年来屡加扩建,现在是马祖岛上规模最大的庙宇之一。而当地的庙宇建设在风格上和台湾也有很大的不同,色彩大胆艳丽,尤以“封火山墙”为最大的特色,所谓“封火山墙”指墙檐夸张、幅度弯曲,如火焰般燃烧的墙顶,是马祖传统庙宇建设的主要特征。 马祖的重要节庆活动,大都和民间信仰的神诞节日分不开。尤其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为最热闹,且时间跨度也最长。其间以“摆暝”、会神、游神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各村境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神上香,弹丸之地挤满了绕境的游行队伍,可见民间信仰在马祖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欢乐的马祖岛 (二) 正月十五日上午送状元船祭祀大典在北竿乡塘歧村举行。塘歧村的水部尚书公府负责举办送状元船的祭祀大典。这艘状元船据说是花了10万元新台币打造的,长约2米,船上有神像安座,陶俑船老大、水手等惟妙惟肖,全船张灯结彩、风帆高挂。祭祀大典设在海岸边的停车场上,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中间铺着大红的地毯,场地上端摆设大型的祭祀台,祭祀台的正对面,左右临时各设一鼓楼和钟楼,吹鼓手、刀斧手、参与歌舞的才女、护送状元船的礼生、司仪等一律着仿明朝的服装,但主祭(当地县长)和陪祭人员则是身着长衫马褂。据说仪式依循古制古礼,吉时开始,钟鼓三通,主祭和陪祭就位,并行三跪六扣大礼。读祝生至祭祀台前捧祝板跪诵祝文,读毕,捧祝板于案上。在司仪的唱导下,主祭官依次受爵供举、受帛供举和受馔供举后,至祭祀台边的铜钵傍焚烧祝帛,并以朱砂笔为状元船点睛。这时,场上奏乐,才女翩翩起舞。在司仪的引导下,主祭官、陪祭官等一行护送状元船到海岸边,锣鼓声、鞭炮声响彻海滨,把祭祀大典推向高潮,舞狮队、舞龙队也赶来助兴,在岸边“打狮”、“舞龙灯”。邻近各境的神庙也派出代表他们主神的神轿(当地俗称“扛乩”)来恭送状元船,他们先状元船一步下海,神轿相互交谈,神言神语,然后在海水中飞舞,人神同乐,场面热烈而壮观。最后,主祭官为状元船揭开炮花,状元船缓缓下海,主祭官把酒洒向海面,目送状元船出海绕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c451930100995s.html7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