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省确定风景名胜发展格局冠豸山列入核心 |
[游记]我省确定风景名胜发展格局冠豸山列入核心 |
2008-05-22 sina.com.cn |
记者刘腾岳 吴肩宇报道 记者从福建省建设厅近日在福州举行的《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评审会上获悉,福建省将对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和保护力度,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闽台旅游合作,两岸旅游交流将向更加具体,更高层次迈进。据了解,此次规划已把武夷山、鼓浪屿、万石山至台湾金门(马祖)、台湾台北、台湾太鲁阁大峪谷、台湾日月潭、台湾阿里山、台南(高雄)10至12日游,列入了重点旅游线。由福建武夷山、泰宁金湖、泉州清源山、厦门鼓浪屿与台湾的风景名胜区组合成的旅游经典线路也写入了规划。 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风景园林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奇介绍,福建省有13处经国务院审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已初步形成以太姥山、鼓山、清源山、云洞岩、青芝山等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鼓浪屿、东山风动石等为代表的海岛风光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武夷山、桃源洞、冠豸山等为代表的丹霞地貌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玉华洞、天鹅洞、龙硿洞等为代表的石灰溶洞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十八重溪、青云山等为代表的火山岩地貌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金湖、翠屏湖、九龙湖等为代表的湖光山色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九龙漈、九鲤湖等为代表的峡谷、瀑布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以鸳鸯溪、万石山为代表的动植物和自然山水相融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和以湄州岛、清水岩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为特征的风景名胜区等十种类型风景名胜区体系,成为福建省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业将逐渐成为福建省的支柱产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将为这一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次由福建省建设厅组织省外专家评审通过了《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使福建省成为我国第四个通过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省份。据悉,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以资源空间分布为出发点,以重点旅游城市及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发展核心,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发展脉络,参照现状行政区划,形成“两带、六核、五区、五线”的全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空间格局。“两带”即北起福鼎南至诏安的沿途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带;以武夷山、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连城冠豸山为核心的“山、湖、洞景”风景名胜区重点发展带。“六核”指以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福鼎、连城六大旅游名城为核心,组织串连周边旅游景点,积极发展周边的风景名胜区,通过旅游中心城市的集聚及辐射功能带动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形成地域性的风景名胜富集圈。“五区”指闽南、闽中、闽东、闽西、闽北风景名胜发展区。“五线”有福鼎-霞浦-周宁-武夷山协作线,有福州-闽江-南平-武夷山协作线,有泉州-三明-将乐-泰宁协作线,有厦门-漳州-龙岩-连城-长汀协作线,有东山-漳浦-永定协作线。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67bf70100973a.html2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