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闽西南永定土楼游记 |
[游记]闽西南永定土楼游记 |
2007-08-02 cnhubei.com |
[原创]闽西南永定土楼游记(推荐至社区首页) 本帖地址:http://bbs.cnhubei.com/dispbbs.asp?boardID=189&ID=1223619 永定之旅游记 6月13日,我们游览了闽西南永定土楼。 无法考证的传说。据说台海局势紧张之后,美国情报部门突然通知台湾当局,在中国福建、江西、广东交界的深山中,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一大批圆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不明建筑物,疑是中共建造的专门对付台湾的导弹发射装置。着实使西方和台湾当局紧张了好一阵子。我国当局得知这一情况后,逐以新闻形式报道了闽西南一带明、清时期的民居土楼建筑的情况,从此使建在深山中的土楼名噪于世,甚至申报了世界民俗建筑文化遗产。使当地旅游业一下子火爆起来。这是无法考证的民间的传说。 据考证,闽西南土楼多建于明、清时代,距今已有100-200年的历史。所在的乡村处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有20000多座土楼,南靖县有15000多座,平和、华安、漳浦、诏安、云霄等地也各有数百座。土楼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和其后裔。 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同一种形状里又有着不同的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是它们却又有着明显的共性。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 所有的土楼,一楼都是灶间,二层则是禾仓,三楼以上才是卧室。也只有从三楼开始,才对外开一孔小窗。所有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由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它们紧紧地连成一个整齐的圆环,或者一个巨大的“口”字。 客家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传说有很多种原因。可信的结论,主要还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性,正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土楼有形的基础是石块,无形的基础就是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儒、道传统思想观念,这坚实强大的基础擎起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观。 1 、 振成楼闽西南土楼建筑的代表 社区导读 |
转自:http://bbs.cnhubei.com/dispbbs.asp?boardID=189&ID=1223619&page=1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