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藏地游记(四)——布达拉宫(下) |
[游记]藏地游记(四)——布达拉宫(下) |
2007-07-27 sina.com.cn |
从色拉寺金顶眺望布达拉宫 穿梭于神态各异的佛像之中,看着那些安详仁慈的菩萨和佛祖、面目狰狞的金刚和法王高高在上,用他们智慧的法眼观望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一切美丑与善恶的时侯,我感觉到心灵的颤动和人性的渺小。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向他们诉说愿望,用我虔诚的心,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听到! 灵塔是用来存放达赖喇嘛法身的地方,在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中,高14.85米的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最为壮观,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五世达赖灵塔高大,但同样气势不凡。灵塔的塔身用黄金包裹,嵌满了玛瑙、松石、碧玉、翡翠等各种宝石,数目之多,足以让每一个人都眼花缭乱、瞠目结舌,而它们的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比如,你听说过从非洲野生大象的脑中取出的珍珠吗?镶嵌于五世达赖灵塔的这颗珍珠可以说是举世无双,而这也仅仅是布达拉宫里不胜枚举的奇珍异宝中的一颗而已。 殿内回廊的柱子被漆成了明黄色,横梁上刻画着祥云、花朵等图案,在回廊中行走,整个人被笼罩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不由得心生一种肃穆庄重之感。殿内的墙壁上绘满了精美的壁画,从佛教传说到历史故事,壁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这些壁画耗费了不同时期的画匠们多年的心血,是布达拉宫一笔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如果有时间去细细品读的话,一定会获益良多。当我行走其间,脑中冒出一个疑问:这些壁画的年代距今都已十分久远,何以到今天仍能保持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经过导游的释疑,才豁然明白:原来,这些壁画的绘画颜料全部取自植物和矿物,没有掺加化学成分,而当地的空气湿度相对来讲也不是很大,这巨大的艺术长廊因此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有幸领略它几个世纪前的风采。 整座宫殿共有房屋近万间,佛殿、经堂、僧舍等一应俱全,对外开放的只是少数。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走出一个房间,又走进一个房间,脚下的木板不时发出“吱吱”的声音,让我们不忍继续踏足前行,于是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轻轻地抬脚又轻轻地放下,生怕惊扰了殿内宁静而祥和的气氛。我用手触摸经过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扇房门,每一处廊柱,我想把我的气息连同脚印一起留在这里,让它们融入布达拉宫,成为她的一部分,或许,几年以后,我还可以再来,而那时,布达拉宫,你还会记得我吗? 浩瀚如海的经书,数不胜数的文物,说着外语的喇嘛、念经坐禅的僧侣……,今天,当我想用文字记录下我在布达拉宫的所见所闻时,词汇和语言显得匮乏起来,是的,她是一幅需要用生命去丈量的斑斓的历史画卷,也是一座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不朽的精神丰碑。我们短短三个小时行程的所见所闻,相对于她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而言,不过是管中窥豹、不得一斑,仅寥寥千字又怎能概括她的全部呢?期待,只能期待,期待着下次再来,来倾听、来诉说、来领悟! 当守门的喇嘛告诉我们参观的时间就要结束的时候,带着意犹未尽的不舍,我们开始沿山而下。此时,耳畔传来一阵歌声,循声望去,在布达拉宫一处房屋的屋顶,几十个人排成整齐的队列,唱着一样的曲调,踏着一样的节拍,用手中的工具有节奏地击打脚下的屋面。看他们载歌载舞的样子,以为是在进行歌舞表演,但身边的喇嘛告诉我们,他们是在进行一项劳动——夯实屋顶,我有些吃惊,因为我从来不知道劳动是还可以这样进行的,于是,心又一次被感动,为他们眼中纯净的目光和脸上美丽的高原红,也为他们阳光下跳动的身影和那可以穿透一切的歌声,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也不知道劳动的时候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快乐来自他们永恒的信仰,从心底迸发,乘着那高亢嘹亮的歌声向远方散播……。 本人相关游记链接请点击:游走西藏(专辑) 印象马来西亚(上) 印象马来西亚(下) 陌生的城市 陌生的脚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d1e3fb01000588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