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说不完的布达拉宫 |
[游记]说不完的布达拉宫 |
2007-11-05 yododo.com |
说不完的布达拉宫 ----川藏纪行之十六 一 无愧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砌,巍峨耸峙,气势磅礴! 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和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 红山的右侧有一座药王山,山上有17世纪建造的一座藏医学院。 布达拉宫前公路南侧有一块“达扎路恭纪念碑”,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表彰其大将达扎路恭,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长安而建立的。 二 为什么称之为“宫”而不是“寺”? 布达拉宫大多数建筑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少数建筑甚至有1300年的历史。在中央政府的关心下,国家两次下拨巨资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 最近,对布达拉宫进行了有史以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涉及项目最多的一次大的维修工程,‘大手术’正使‘这位老人返老还童’,老当益壮”。 布达拉宫的建造与吐蕃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密不可分。相传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楼群一侧为藏王的寝宫,中间宫殿的顶部建有佛塔,另一侧是后宫。在后宫与中间宫殿之间架有四层楼高的铜铁铸空中廊桥。那时的布达拉宫外有三道围墙,最外一堵围墙直到今天北京路上的白塔处”,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尼玛次仁谈起布宫,如数家珍。他告诉说,“那时布宫的三大建筑,均通体粉白,耸立在红山上显得圣洁而雄伟,藏民们都称之为‘白色的宫殿’”。 然而,布达拉宫就它的布局、佛像、供物等,与西藏其他的寺庙并无差别,为什么称之为“宫”而不是“寺”? 布达拉宫侧门 布达拉宫侧门外长长的转经幢 瞧,布达拉宫的垃圾箱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三 重建布宫 五世达赖秘不发丧13年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据了解,位于红宫第12层的法王洞为松赞干布当年的修行洞,洞内还有吐蕃时期的遗物,如炉灶、石锅、石臼等。 布达拉宫前的白塔 四 未设灵塔的六世达赖喇嘛 红宫主体为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一世至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分别安放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和拉萨的哲蚌寺,除六世达赖喇嘛外,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八位的灵塔则全部安放在布达拉宫的红宫里。 呵,不少人文轶闻,给布达拉宫锦上添花~~~~~~ 再见了,通向布达拉宫凝重的石阶! [收藏此游记]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011565C54C8308B2FF808081156299FC4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