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走向雅鲁藏布江源头之五:隐藏在冰川下的帕隆藏布绿.

[游记]走向雅鲁藏布江源头之五:隐藏在冰川下的帕隆藏布绿.

2008-05-22    sina.com.cn

【走向雅鲁藏布江源头之五: 隐藏在冰川下的帕隆藏布绿谷】

2007-07-19 17:48:38

大中小

标签:西藏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冰川波密然乌米堆冰川盔甲山易贡排龙天堑

雪山冰川下的帕隆藏布绿色河谷印象

翻过二郎山己是第四天了,同行的人都把劳累消除的希望寄托在翌日不再颠簸的柏油路上。天空发白,我们没有心情带着老板娘去追究小旅馆旁简陋鸡圈里的是非,那些童子鸡们为什么那么兴奋地闹腾了一夜?趁着母鸡还在一个劲踢着劳累的公鸡屁股催促着赶紧打鸣的间隙时间,我们的车己西奔十余里。车上的CD坏了,取而代之的是男女编辑们没有礼貌的睡相和那不知A调还是B调的呼噜畅想曲,车窗外,逐渐多了起来的雪山冰川、灌木植物,也在我不停的咔咔嚓嚓中被浓缩到单反数码的CF卡里。快到然乌桥时,我干咳几声把同车的人吵醒起来,说道:“同志们,我们开始进入318国道植被雪山最为丰富的地段了,也是快到号称“冰川故乡”的波密县了。擦掉相机几天来的灰尘,收拾起你们的“长枪短炮”,准备“战斗”吧”。车在桥边熄火停稳,车牌代号“907”的陈奇教授就凑过来说:“你在林芝地区工作过,今天你可要给我们介绍一下沿途的风光,让我们好好拍摄一把哦”。我指着旁边的一块石碑说:“没问题,林芝期间只要你每天早上把这毛主席语录朗诵一遍就行”。那天开始,我们老陈还当真每早见面就幽默地用贵州普通话朗诵起语录来,神态音调还真像毛主席,乐得大家把一天的好心情奠下。

之后,我举着右手并着五指按介绍军事地形的方法给大家说:“朋友们,沿我手指的方向是现地正北方,其它方向自行判定。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然乌桥,公路住东去昌都地区八宿县,往南的土石路去林芝地区的察隅县,往西是去波密县,前边有房有湖的地方是八宿县的然乌镇,然乌湖向左约五个指幅是安目错,安目错南边的雪山是岗日嗄布雪山,雪山下流动的冰川称冰舌,明白没有?”。……“报告!我一人明白”,当过兵的大个刘回答道。大家乐了起来。哈哈!我其实估意这样做,把大伙的情绪调动起来。紧接着就连珠炮似的问题来了。还没到林芝地盘呀?到察隅还要跨过昌都地区呀?藏布是啥意思呀?那是安木错,不是然乌湖?什么叫冰舌呀?指幅呀?图上的帕隆藏布在哪儿呀……? 然乌镇

这些问题都是旅行者到然乌后的常见问题,我一一作答。察隅虽与波密接壤,但公路必须从八宿县的然乌镇经过,手机少打,几公里也算漫游;然乌湖湖面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3850米。是由两个水道相连的湖泊组成,然乌镇边的湖是然乌镇的姊妹湖安目错,也称“阿木错”,在安木错的出口处开始才称帕隆藏布,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也是雅鲁藏布江在藏东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指幅是军事术语,用于简便准确指示目标,一个指头算一指幅,一个拳头算五指幅;藏布就是“江”的意思,“曲”就是“河”;冰川离开粒雪盆后的冰体部分,呈舌状,故名叫冰舌。是冰川作用最活跃的一段,表面常有冰面流水,冰裂隙,冰内还能形成冰洞、冰钟乳、冰下河,其前端常因冰雪补给和消融对比的变化而变化,发生冰川的进退。冰舌的长度、宽度大小差异很大,由冰川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决定。话音刚落,表情一向严肃而又幽默的陈光伟总监就大声说道:“不,说的不对,那叫白带”。我差点儿一口气上不来,逗得男人们一阵狂笑,羞得在场的女同胞们个个脸象红苹果。 然乌湖边留个影。左一就是陈光伟,右一为“907”陈奇

中午时分来到然乌镇就餐。不足一年来然乌,变化可称惊人,兴修了很多房屋,除了青年旅馆,兵站对外接待外,街上的宾馆、饭店几十个,吃饭价格一般,本地鱼较贵,宾馆每床20元左右,有热水洗澡。继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后又开通了小灵通,通信十分方便。街上停满了开往波密、八宿、察隅的各类车辆,游客大部分拿着相机往湖边的佛塔去。勿勿饭后,我们继续西行,大家都想在湖边、帕隆藏布河起点和米堆冰川多些时间停留。 安目错的藏族村庄和岗日嗄布雪山 安目错边向着拉萨朝圣的藏族信徒

离开然乌湖安目错几公里就进入了波密县境内,并且开始沿着帕隆藏布河北岸的山谷行驶,一直到林芝县的排龙乡止。因工作原因这一带我来得较多,所以我就一路打开话匣子聊起帕隆藏布来。书上说,帕隆藏布共分东西两支,西支称为易贡藏布,全长295公里,东支称帕隆藏布,全长260公里,流域面积28,939平方公里。我认为,其实还有一较大支流是林芝县排龙乡的东久河,在排龙吊桥处与帕隆藏布交汇。帕隆藏布藏语意为“父亲故乡的江”,自伯舒拉岭西南麓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之间流出,至波密、林芝交界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与雅鲁藏布江交汇止。其水量充沛,直接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沿江植被保存完好,风景优美。 米堆下村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抬头看到车队的左前方建立着很大一个牌坊,上面写着“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川”几个大字。我们从318国道左转跨过兴建帕隆藏布桥后,先进入两面均是悬崖绝壁的峡谷,沿着小河边的乡村公路走了5公里,眼前出现两大片宽阔的绿色谷地,谷地上是独特的藏族民居。这里叫米堆村,属于波密县玉普乡。由于受冰川影响大、温暖多雨,小山村环绕着翠绿的草地、青稞地和古老的杂木林地。原木搭建的藏族房屋多为两层,底层牲口圈,二层是住房与起居室并有一半延伸出去的晒台,晒台上支起的方框状木架用于搭凉小麦和青稞。房屋上及周围通常插有经幡旗帜,每家大多还有木材砌围的栅栏,围养着猪、牛、马等牲畜。 米堆上村

米堆村人文印象十分好客,见到远道而来的客人总是热情请进屋内喝酥油茶吃奶渣。然而,没有免费的晚餐,喝完酥油茶,吃完奶渣后就听到房东扎西有点象老外讲中国话的声音。“酥油茶嘛,我们藏族家庭都是免费,核桃一碗3元,奶渣是1元3块,打六折下来,“您”共“消费”36块请问先生,您还需不需买点什么特产带走”,天,简直就象在五星宾馆的餐厅用餐,我们也享受了“最标准的米堆式服务”。事后,我们议论十分热烈,许多人认为有点象内地旅游景点的哪些人了,担心失去了朴实。我倒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别人的劳动结果凭什么免费?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就要更多这样的规范化管理下的有偿服务。我顺口就讲了个我的故事,03年在巴松错碰见一群学中文的外国和香港游客,他们说西藏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味道”了,什么藏民住了铁皮房又住楼房还好几层,大多在吃大米、白面、疏菜,烫火锅了,穿民族服装的少了,喇嘛开始坐轿车、坐火车飞机了……等等。听了我就来气,我说:“你们天天叫什么西藏人权,原来TMD真实嘴脸就是把西藏当做‘观赏’来对待的呀?藏族不是人?就不能享受除了藏族文化外的人类文明,天天饿着肚子、衣不遮体的坐着等你们‘观赏’,等你们每年天气转暖了拿着相机来采访‘真实’,拿着汉堡包、流着鳄鱼泪来‘安扶’?这样吧。交换一下,你们按你们的观点绝对不准违反‘绿色’的来西藏住着,西藏人去你们那里,每年来西藏看你们不少于三次行不行”?那伙人特别是那个戴着眼镜黄发碧眼的老头铁青着脸不出声了,只一个香港小MM对我说了声:“大哥哥你好棒的啦”。 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米堆冰川近景

米堆冰川位于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这里是我国最大季风海洋性冰川的分布区。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是一系列东南走向的高山,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能够沿雅鲁藏布江和察隅河谷北上,深入到这一系列高山之中,并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于是在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庄后的一座海拨6385米的雪峰周围,诞生了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它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此外,它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境内的46298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一条是米堆冰川。另一条是相距它200公里左右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旁的“神山”南迦巴瓦峰下的则隆弄冰川。据记载,1988年7月15日深夜,米堆冰川突然跃动,断裂下来的巨大冰川末端冲入冰湖中,使冰湖里与断裂冰川同样大小体积的湖水狂涌而出,冲溃湖坝,几千立方米的湖水在几分钟内夹杂着泥石流翻滚而下,冲毁了川藏公路上大小桥梁18座及42公里的路基,使这条藏东南唯一的“生命线”中断达半年之久。 群山环抱美丽的米堆坝区

离开米堆冰川后,我们继续回到318国道向波密方向行驶。从米堆隧洞算起到波密的松宗镇约70余公里一线基本是在帕隆藏布岸边的陡峭峡谷中穿过,周围植被茂盛,山腰以上是冰碛丘陵地形。资料上解释冰碛丘陵又叫冰川基碛丘陵。它是一种古冰川堆积地貌组合。这种地貌形态最多出现在波密县波堆藏布流域的玉仁乡和许木乡一带,而且愈向上个体愈大,高度可达40—60米,其中形态最典型,构造最完整,规模最壮观,数量最多的冰碛丘陵就在波密县许木乡热西村玛玉塘境内,属全国罕见。318国道附近不普遍,但有一定数量,数盔甲山、宋东巴热神山最为典型。关于冰碛邱陵地貌,传说与故事很多。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英国探险者目睹大量的冰碛丘陵堆积时就曾怀疑是古战场遗留下来的墓地荒漠,足见其形成的阴森与神秘。

以这种地貌形态的形成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据传说,曾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莲花生以赞普的名义向藏东区各地土地神发布命令,让他们为桑耶寺的修建捐赠土、木石等建筑材料,波密和工布地方的众神决定捐赠土。他们连日把土堆起来就开始向米拉山方向运过去,运到波密热西玛玉塘时,从米拉山方向飞来一只乌鸦,到众神面前说:桑耶寺已建成,你们运的土用不上了。众神信已为真,把运来的土都倒在玛玉塘这个地方,因而形成了此地的无数小土山(科学上称为冰碛丘陵)。其实那只乌鸦是信口胡说的,当时桑耶寺并没有竣工,急需建筑材料。因波密和工布地方的众神未为修建桑耶寺出力,其他地方的众神都惩罚波密和工布地方,这两个地方果然遭到了报应:波密和工布居民的房顶原来和其他藏区一样是平面的,但自此以后每逢下雨屋顶就漏水,不得已房屋只好改土为木,便成了现在的木制三角架斜面木版房顶;同时乌鸦也遭到了禁罚:让他们永远不能飞过米拉山,不能生活在圣地拉萨。说来也怪,在拉萨根本看不到乌鸦。 己是6月份的波密米美经常下起阵阵大雪,很短时间又消融 米美山上的瀑布

传说归于传说,科学揭开了其奥秘。早20世纪80年代被中国科学考察队发现后有这样的解释:波堆藏布流域内的冰碛丘陵形成于末次冰期晚期,当冰川前进到冰盛期位置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停滞阶段。之后,其消融区的面积在厚表覆盖之下变成几乎无运动状态的“死冰”,随着冰后期全球气温大幅度的上升,当“死冰”迅速消亡时,集中在凹穴中的冰川或冰面湖相沉积,由原先的负地形一跃而成为正地形,即所谓的冰碛丘陵。在冰体消亡时,大量的冰融水带来的沙砾石使这些冰碛丘陵呈部分被埋状态。 山谷中穿梭也是另类享受 波密米美猴面山(注意看右下方森林与石头结合部像不像猴面,像不像2008奥运的“福娃”)

经过波密玉普乡,车上的人有哼歌的了,因为山谷两侧的森林越来越戍盛起来,总体地形是山腰以下是原始森林,再下是帕隆藏布河水,水边是318公路。山腰以上则是坚硬的悬崖石块,再上是覆盖有冰川的风化石,个别地方是冰碛地。我给大家说:“请看四周的地形,像不像伟大的列宁同志呀”,“对,像!典型的‘地方支援中央’的秃头地形”,李大伦说。 波密著名的冰碛地貌景观--盔甲山 波密著名的冰碛地貌景观--宋东巴热神山

车快行至松宗镇格尼村时,大伙尖叫起来,我们终于看到著名的冰碛地貌景观盔甲山和宋东巴热神山。左边是宋东巴热神山,右边是盔甲山,两座雪山犹如一对亲兄弟,站在云霄端头,以其壮丽的雄姿和神秘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们。我若干次经过这里,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所以心情异常激动。在车上我开侃了传说:传说宋东巴热神山,曾与云南卡瓦嘎波神山一起,为世界著名十三大圣地之一。其主峰海拔高度5028米。相传,宋东巴热神山上有莲花生大师修炼的溶洞,有格萨尔王的石像,有温泉,中心和四方有“五兽神”率百万天兵把守。天然的石头上显现出“六字真言”经文字母,惟妙惟肖。藏汉民族的友好使者文成公主曾朝拜过此神山。同时,这里是苯波教派的圣地,有释迦牟尼和噶举教派创始人美拉热巴的化石像。转此神山一圈,即可成佛。铠甲山是宋东巴热神山的主峰之一,原名宁波查日,其接近山顶部分全由石板岩层构成,经风化形成金字塔一样的形状。每年夏秋季,当悬崖上的积雪化掉一部分后,远远望去,神山上呈现出与布达拉宫一样的城堡图案,令人惊叹不已。远眺高耸的宁波查日,更象古代兵勇所披盔甲上的花纹,所以人称铠甲山。 松宗景象

波密松宗附近尤如“瑞士风光”,冰川随着冰瀑直奔而下,冰舌伸入茂密的原始森林里舔食着绿色,森林又高傲地挺拔在那里观望着坝区里的草甸、灌木和帕隆藏布河流,还有颜色跳跃的牛羊村落。纳闷着那318公路上的铁家伙成天跑来跑去在干嘛,不累呀。今天天色己晚,又开始下起下雨来。不甘心的我们还是按下了手中的快门,管它的反正是个影像记录,比没有好。 临近波密县城在平坝上垂直切割地形里的帕隆藏布河

在距波密县城约15公里的地段总体上是两山夹一谷的平坦开阔地形,坝区上生长着茂盛的马尾松,松树下是蕨类植物和灌木,每到7月大量野花斑驳陆离的怒放,松茸、青杠菌破土而上,景气十分诱人。行走在平坝中也要十分小心,千万别做蒙着眼睛找迷藏之类的游戏,因为在平坝里垂直切割着一条深河,那就是流经此地的帕隆藏布河。坝区美丽的景色吸引着人们前往踏青、采摘和“耍坝子”,为此教训惨痛,前些年一场山火毁灭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车上看着那些仍有黑色记号的树桩只有喊着“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口号。而“025”老何竞然大声在那“嗯--啊,嗯--啊”,喊起了“有灾必救,有火必灭”的口号,我们责怪他,他却笑着说:“我是赶时髦呀,你没看见消防队门前的标语吗”?是呀,这些年“光打雷不下雨”的人和事确实太多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ed68750100096k4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