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 6.30山南地区(桑耶寺、青朴山修行地) - - 星期六 昨晚虽然回去的比较早,但经过若干种磨蹭后还是睡的挺晚,今天早上起来已经是8点半了,睡的质量只能说凑合,醒来的次数没有前几日多了,眼睛有点肿,胃疼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住处的负责人在朋友的交代下负责送我们到去山南的车站,一起吃过早餐来到车站后已经是10点半多了,买了11点多的车就直接上车去等了。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先坐长途车到桑耶渡口,然后乘摆渡过雅鲁藏布江,接着转坐小巴到桑耶寺,参观完寺庙后我们就再坐拖拉机上青朴山,然后晚上住在山上的尼姑庙。 前往渡口的路程大概有一百多点公里,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才到那里,一打听要一个小时后才会有渡船返来,那就等吧。天气好热,躲在藏民搭建的棚里乘凉,两个人要了一碗藏面,简单慰劳下继续不舒服的胃。两点钟的时候有船过来了,买好票后赶紧跳上船去,好像是20元1个人吧,不大记得了。这船可真是简单啊,没有可遮阳的顶棚,大概可坐10个人,两边各一条长凳,船尾处还可再坐几人。船很快就发动起来出发了。 我们过渡的这段雅鲁藏布江的江面很是平静地,好象不会流动的感觉,水似乎也不深,蓝天白云,远处的山倒映在江面上很是漂亮,除了头顶上暴晒的太阳外一切都感觉很好。把脖子以上的部位捂得严严实实,如不采取点什么措施,等1个小时后到达对岸时,我一定会成为个十足的小碳妹的。 上岸后有转坐了个小巴,大概20分钟的路程要了我们每人10元的车费,真是贵呦,看到同车的藏民好像都没有要钱,心里那个郁闷呀。 平静的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上的全副武装  桑耶寺------ 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美称的桑耶寺,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距离泽当镇38公里,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桑耶寺于公元762年开始兴建,由莲花生大师主持桑耶的建设,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 我们一直在说最近的运气不错,这几天在桑耶寺里又刚好在办法会,里面的人挺多,尤其是做法会时周围更是围满了人。在看完了其中的一个稍小的殿后,我们来到了乌策大殿门口,法会就是在这里开的,我们到的时候看样子已经进行了好一会了。我是挤不进去的了,当然我也不好意思去挤,只能拿着个相机、踮着脚尖在外圈晃来晃去,期待能突然有个好角度让我瞅瞅里面的场景,并顺带着拍几张片片。孙JJ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一定也是去找好的可看点去了,不着急,过会准能瞧见她。兜了几个来回,踮了无数次的脚尖后终于拍了几张勉强可看的片片。法会没过多久就结束了,人也很快散去,我终于可以进到场地的中央啦,呵呵。正站在那发呆呢,孙JJ突然出现在了我的视线里,这人还真可以,刚才居然很自然的挤进了里圈中,自然也拍了些漂亮的片片回来。 有点渴,顺手拿出来个苹果吃,因不好意思在寺里吃便想着在门口吃完了再进去。孙JJ一转眼的工夫又不知道串到哪里去了。 好像法会完后藏民们都要去乌策大殿里敬拜,入口处一下子排起了好长的队伍,全是藏民。我本意就是来看殿的,也就顺势跟着排在了后面。前后瞄了下,好像除了我这个外人以外就全部是藏民了,稍微觉得有那么点点奇怪。队伍继续往前走,不是太长的时间就到了入口处,稍作停顿后我便踏入了殿里面,里面很暗,但感觉很好。 在里面依旧需要排着队往前走,不允许在寺庙里随意走动,好像前面会按照顺序轮着做些什么,我也弄不清楚,乖乖的跟着走总不会出什么错的。有个维护秩序的藏族人挺有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情景很少看到游客吧,看到我后显的很高兴,主动伸出手来要同我握手,我当然是礼貌的回应了他,外加一个真诚的微笑。转过一个小弯后队伍暂时停了下来,原来是前面的人太多的,走的比较慢,需要稍微控制下人流量。 等了大概七八分钟后吧,后面的人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不断地往前拥,挤的我都快站不稳了,突然旁边串过来一个人,扭头一看,呵,原来是孙JJ呀,很适时地冒了出来,真有意思。 前面又开始放行了,继续朝里走,周围都是壁画,但由于人多容不得我们慢停下来细看,加上灯光又暗,而最关键的是我们也看不懂,只能简单的看下了事。 当走到殿中的佛像旁时,不是像往常那样在佛像正面敬拜,而是走到佛像的侧面,踏上几节阶梯来到佛像的身旁,用头来轻触佛像的身体,当绕过佛像的身后走到另一边时,同样也会让我们用头去碰佛像的另一侧身体。原来这才是殿里的最主要啊,一定是和法会有关,我们很意外,更觉得开心,这真是我们的幸运啊。面对佛像的正面我们又做了次敬拜,慢慢走出了大殿。接着我们又踏着近70度的楼梯上到了2楼,3楼没有再继续上去,人同样是很多。 顺便说一下,因为是法会的缘故我们进去时不需要买票,还是幸运。 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还要赶着去前面的青扑山,没有再继续看其他的殿,我们出了桑耶寺的大门。 法会现场1  法会现场2  法会后排队进殿的藏民  桑耶寺内  青朴山修行地------ 青朴修行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东北方向8千米处的瑞山的山腰,海拔4300米。据传说,青朴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历史上曾在此修行过的寂护大师、莲花生大师、藏王赤松德赞和“桑耶七觉士”之一后来成为著名的金刚乘大师的白若杂那等,也在此处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圣迹. 之前在朋友那得知,去青朴山路上大概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全部是上山的小土路,没有专门的公车,全部都是私人的三轮拖拉机或者是由拖拉机改装的四轮卡车,10元1个人。 每见到一部拖拉机我们就上前去问是否会去青朴山上,可麻烦的是居然都不去,原来是现在的时间已算是晚了,去那里的人大多都是早上去下午回的,现在已没有什么人再上去。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必须得上去,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辆跑这条线路的四轮卡车,这个藏族司机听说我们这会要去青朴山也有点犯难了,说是要等到至少有10个人以上才可上去,而我们如是包车的话就会很不划算了,要最少120元。我们试着和他谈包车的价钱,希望能给我们便宜到80元,哪怕是少掉20元也好呀,但司机是如何都不答应,1毛钱都不能少,因为他上去后肯定是空车下来的,所以120元等于是跑了两趟,已经非常有优惠了。已经是5点半多了,再晚可就真的没有车上了啊,我们可不想晚上在这里度过。 后来和司机商量,我们等到6点钟,那时候无论有几个人我们都会出发,按照120元来算,不足的钱我们来承担,司机同意了。待到6点时只等到了1个尼姑,算了,我们付120元好了,至于尼姑的费用就随司机吧。钱全是我们出的,自然就坐进了驾驶舱里面,晃晃悠悠的,就这样我们出发了。 上山的路很难走,全部是那种山中本无路,但走的车多了便压出了一条歪歪扭扭的土路,这种路只要一遇到下雨肯定是一点辙都没有的,路上的灰很大,凡车到之后必将尘土飞扬。我现在才发现拖拉机真是个好东西,这样的路只有它们可以对付的了。在上山的途中我们又陆续捡了七八个人上车,听司机的口气大概是有的人付钱有的人不付吧。我们后来又和司机重新商量了下价钱,我们付100元,可能是司机也觉得确实对我们有些不公吧,很快点头同意了。至于其余的钱就由司机向其他的人来收取,收与不收、或收多少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而我们呢,也可当是做了回好事吧,要知道在这几天的法会时间里,很多从别处来的藏民为了节约住宿钱和车钱,都是选择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爬到青朴山上的亲戚那过个夜,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又会走着下山去参加桑耶寺的法会。好佩服他们,佩服他们对佛的虔诚、爬山时的耐力、行程中的吃苦等等,很多地方都是。 在拐了N个弯,颠簸了1个小时,7点钟我们安全到达了,天依旧很亮。下车的地方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是有点小距离的,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再爬最多20分钟的山就到啦。现在可以清晰的看见那座尼姑庙。 这里可不像我们上来时的山一样光秃秃的,周围全是小草和不知名的树,有时还会有野兔从身旁经过。先在路边的山泉中把脏乎乎的手洗了下,清凉的水很舒服。 上山的路大多都是由自然的石头打造出来的阶梯,就算是一些上坡路段没有阶梯,但相对缓和的坡度也都是比较好走的,这要是在内地我们一定会走得很舒服。但,现在可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爬山哎,对于我这个平时在陆地都极少爬山的人来说,可是一件不怎么喜欢的事情。我以每走10步就会休息5步的速度往上爬,孙JJ因之前就比较喜欢爬山因而比我走到快些,我们都气喘吁吁。在将传说中的20分钟时间变成了30分钟后我们如愿的来到了目的地。在给寺庙外的功德箱里放了钱后,我们请那里的小尼姑帮我们请下那里的掌门人“丹增”活佛,也是庙里唯一的男性。 在我们来到之前,拉萨的朋友就已经给他来过电话打过招呼了,朋友和他已认识了许多年,关系非常好。丹增很快就笑容满面地从庙里出来了,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并将我们带到了他和德钦师傅的住处。 丹增师傅(我喜欢这么来称呼他)和德钦师傅已经在这个青朴山上修行了有十几年,其中在山上的石头洞了就住过3、4年,现在住的地方比以前条件好了许多,有里外两个房间,屋前还有个小院子,种了很漂亮的小绿草。丹增师傅在没有入佛前曾是个有家室的人,后来带着当时同样有家室的德钦师傅一起离开了各自的家私奔了,在厌倦了尘世中的生活后他们选择了双双出家。他们去过好多地方学经,也过去印度朝拜,最后选择留在了青朴山,这个最纯净、最清静的修行圣地。 现在他们依旧在一起,但早已不是我们凡人所想象的那样一起,他们相互照顾而又相互依赖。通常一年四季都会待在山上,偶尔有事时才会下一趟山,丹增每天管理着尼姑庙里的各种大小事物,给尼姑们上课,念经的时间已少了很多,尼姑们都很敬重他,同时也因他的严厉很怕他。德钦一直在丹增的身边静静的协助他,每天做和其他尼姑们一样的事情,平时的话虽然不多,但大家都很喜欢她。冬天的时候他们便会闭门闭声的修行几个月。这样的生活,他们过的很满足,也感到很幸福。 德钦虽然已近50(不完全准确,但估计相差不大),但看起来依然很漂亮,看人的眼睛永远都是很纯洁的。她不怎么会说汉语,但对我们非常热情,从屋里拿出吃的一个劲的让我们吃。因我们来到时已比较晚了,不方便再做什么吃的给我们,但也很快从屋里拿出了方便面泡给我们吃。碗比较小,面又比较多,所以面没有完全的泡开,但对于他们现在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招待了。我们毫不在意吃的是什么,他们对我们的这份欢迎我们已感很荣幸。 在丹增师傅的房间里,我们边吃边聊,德钦则和另一个尼姑在为丹增准备着晚餐,很快丹增师傅的饭也做好了,好像是类似于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在我们看来,他们的生活非常的清苦,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却乐在其中,曾经在不足4平米的山洞中他们都能那么安然的度过了几年,现在已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满足了。 天快要黑了,丹增师傅也快要休息了,在准备离开的时候德钦看到了我背包上的小熊,她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家伙,看小熊的眼睛就好像小女孩那样单纯,眼里满是温柔。我很高兴的将小熊送给了德钦,她高兴极了。我们把专门从拉萨带来的10瓶大宝润肤露留下后,暂时告别了丹增和德钦师傅后,离开了他们的住处。 刚才给我们泡面的尼姑将我们带到了她们住的地方,很快就为我们收拾了一间专用的屋子,还在床上铺上了干净的被褥,因那里的电压不大稳定,又特意为我们点上了蜡烛。真是谢谢她们了,一群可爱的小尼姑。 天完全的黑了,外面有些冷,风也很大。我们实在是不想再出去洗脸了,简单的用湿纸巾擦了脸后就算是洗过了。山上几乎没什么信号,我们也没啥事好做很早就躺下了,才9点多钟。耳边是小尼姑们聊天的笑声…… 上青朴山的土路  我们要去的尼姑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