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熙熙攘攘的珠穆朗玛峰 |
[游记]熙熙攘攘的珠穆朗玛峰 |
2007-07-29 |
珠峰的登山客在登山过程中极易陷入神智不清的状态,在通往珠峰的登山道路上,常能见到大批大批登山客的死尸,看上去令人心惊肉跳。 近四十年来,虽有六百人成功登顶,六百人丧生,但仍阻挡不了后来的无数登山者蜂拥而来。虽然登山死亡人数过半令人心惊肉跳,但是,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人仍旧源源不断。 一度令人敬畏的珠穆朗玛峰如今已经快成为“旅游圣地”,尽管这么多年来,全世界有不少人死在那里,但是,可以预见到的前景是,这座山一定是越来越“热门”的国际山峰。 根据尼泊尔旅游部发布的新闻公报,在去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的登山季节中,至少有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四十个登山队伍准备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十九座高峰,其中法国队和墨西哥队将挑战世界最高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的珠穆朗玛峰。 一九五三年之后,珠峰就开始在国际上抢手,现在的珠峰,已经是人来人往的景象了。 自从一九五三年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和他的尼泊尔向导天金诺格成功登顶后,珠穆朗玛峰已成为世界登山家的终极目标,挑战者络绎不绝。 一九七八年梅斯纳和哈贝拉两人又成功地做到不用氧气面罩登顶后,攀登珠穆朗玛峰更成了时髦运动,跃跃欲试者大有人在。 职业登山家希望征服世界最高峰以大幅提升知名度,好得到赞助者从事新的挑战;业余登山者纯为兴趣和圆梦的激情,也一古脑儿地奔向珠穆朗玛峰的怀抱。 由于向往者众多,生意眼光独到的不少国际旅行社干脆办登山团招徕游客,像德国就有旅行社打着“本世纪最后冒险”的招牌,登山一趟收费五万到十万马克,这种收费据说是能够保证团员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数字。 前来登山的许多人都带着卫星电话,打算登顶成功时,在现场和家人亲友通话一同庆祝;曾经有位三度参加登山团的纽约妇人更是引人侧目,一九九三年她初次登山时还带着九岁的儿子和女佣,去年她第三度参加,行囊中除了两台手提电脑、录影机、数位摄影机、光碟机等重装备外,还有咖啡机和四个复活节彩蛋。这些“行头”真让人看上去哭笑不得。 尽管国外的不少旅行社对自己的客人都下过保证,保证大家都能够登上峰顶,但是极端严苛的高山环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受得了的。 根据专家的说法,从山麓到五千三百三十七米处的基地营,山路虽也艰险,但还算轻松,一般人多能应付。但是危险的事情还在后面。 登山人来到七千米以上的时候,人体就因为缺氧导致大脑反应迟钝而产生幻觉,就算运气好能走到七千九百五十五米处的第四营地,此后的登顶之路更加艰险。 一般人这时已需要使用氧气罩辅助呼吸,否则,登山者走不了三十米。在这个时候,登山者体内水分极度减少,呼吸困难,肠胃机能下降而觉饥渴,加上红血球增加,血流缓慢,肢体容易冻伤,还有不时袭来的睡魔,登山人如果稍微疏忽,顺从了自己身体的需求,很可能就此长睡不醒。尤其是在八千米以上的死亡区,温度已是摄氏零下三十五度,冷到把雪融了煮壶茶需要两个钟头。 而且,珠峰地区的气候也变化激烈,不时会出现有如轰炸机起降时的暴风突袭而来,登山者即使登顶成功,下山的时候也可能遭遇风暴、雪崩而命丧高峰。国际上一直有有关的死亡报道但是大多数人似乎无动于衷。 事实上,国际互联网上的珠穆朗玛峰网址几乎每天都有相关资讯发布,内容不外是峰顶风雪肆虐,多少人不幸遇难等等;在德国“Stern”周刊前几期所做的珠穆朗玛峰顶山难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中,多次出现在皑皑雪地上裹着鲜艳登山服的尸骨,叫人触目惊心。 从希拉里登顶到今天,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不过六百人,不幸遇难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尽管如此,世界各国登山爱好者到珠穆朗玛峰,登山的热潮仍有增无减。 |
原始链接: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tibet/travel-notes/2006/0721/38008.html |
转自:4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