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顺文庙 |
[游记]安顺文庙 |
2007-07-16 gznet.com |
安顺文庙 去前查资料,说安顺有一个文庙很著名。找了个时间前去看看。贵州司机也不认识路,问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他要3元钱才肯带我们前去。路不远,却不好找,所以就让他带路了。拐了几个弯来到文庙。来参观的人很少,门票是5元,据说等修好了就涨到20元了。 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坐落于安顺市东北之黉学坝,占地约800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庄严典雅的石制的古建筑群。文庙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约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毁于兵燹,后经增建、修复,臻于完备。现存建筑22处。全国的文庙数不胜数,可像这样用石头建筑的却不多见。 文庙前有一广场,也就是所谓黉(此字读红,古代对学校的称呼)学坝,是当年停轿歇马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初这里前来祭孔时的热闹场面。目前这里正在维修,大门外大概是修文化广场,仿古建筑已经初见规模。 抬眼看时,就见面前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门屏。白色门柱,黑瓦翘檐,气势不凡,这就是文庙的大门了。踏进青石铺地的院落,只见砖缝中杂草丛生,青石透着古旧,倒是个怀旧的好地方。文庙进门处有两个垂花门,分别为“礼门”、“义路”。在“礼门”、“义路”间,可见一堵白色的透雕石人、石花墙,称“宫墙”,这墙十分有特点,不算下面石基,上面还有三层,第一层为镂空石质图案不同的窗格,二层横额书刻“宫墙数仞”四字,三层雕有佛像等人物,仅这一墙就精致的了不得。 宫墙左侧脚下,竖一块条形石碑,上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被称为“下马碑”。我在北京“女三中”读书是在白塔寺的帝王庙中,记得也有一巨大的下马碑“官员人等到此下马”。文革时我亲眼看到红卫兵把它拉断毁掉,说是破四旧的革命行动。现在在去看时,这石碑还在,只是中间有一个接缝。中国的文物被毁的实在太多了。帝王庙供奉的都是帝王,自然受此礼遇,而文庙也有这样的规矩,可见对圣人的敬仰之情。中国的科举制度由来已久,多少人都希望科考高中,不但光宗耀祖,更是为了功名利禄。古代考取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所以许多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获得这样的身份和特权。虽然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出了不少人才,但存在的弊病也是非常多的。为了仕途,人们是不遗余力的,所以也就会发生代考、作弊、贿赂考官等弊端。更是由于仕大夫的特殊地位,才使许多人产生了对孔孟的尊崇。而如今的高考不也是科举制度的一个翻版吗?所以我国到处都有文庙,但安顺的文庙确实很有特色,尤其是镂空的石刻更是精致,值得一看。 文庙共有四进。第一进分上下两院。除第四进不复存在外,其余三进基本完好。由于就坡而建,四进建筑物也随之升高。入得文庙正门就进入第一院落,这里有个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过去学宫前的水池称为泮池)。池上横跨一座三孔石拱小桥,每个桥孔上方嵌有石雕龙首或狮头,各各俯视水面。在古代,凡中秀才必须围着桥和池环游一圈,谓之“游泮”所以“游泮”二字就成了秀才的代称了。我们当然也得过此石桥,环游泮池,秀才不过相当小学毕业,我们的学历自然高些。当一次游泮真正有趣呢。 过泮池桥,就见高高的石基上矗立着一巨大的雕花石牌坊,坊柱下面是须弥座,柱子前后是抱鼓石,柱顶有望天狮子。这就是“棂星门”,坊上刻有二龙戏珠,坊栏上还刻着许多人物故事,都是激励人读书上进的。在这个院落中,左侧为节孝祠,右侧则是名宦祠的建筑,在第二进大院东西两端,分别建一幢单间重檐歇山顶亭阁,左边是“桂香阁”,是祭祀时张榜公布祭孔官员名单的地方。右侧是“尊经阁”,是用来收集儒家经典的地方。沿九级石阶上,有一座面阔五间悬山顶式建筑,名“大成门”,又称“戟门”,进门以后,你就走进了最神圣的地方。这也是第三层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两庑和大成门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进门以后,首先看到的是高两米的天子台,仔细看时,白色大理石的栏杆都是镂空雕刻,一棵金桂正待开放,给略显荒凉的大殿带来一丝生气。大成殿是面阔二十米、长五间歇山顶式石木结构大殿,殿内供奉孔子及十二弟子的牌位。大成殿前廊为一列透雕花落地门窗,很是精美。最显眼的是殿前的两根檐柱,是用两块巨石透雕镂成的盘龙大柱,柱础为石雕狮子,柱高近五米,直径约八十厘米,工艺精湛绝伦。龙鳞、龙首、龙爪都是镂空雕刻,细腻精巧,远远望去,两条石龙盘绕飞舞,宛如从天而降,祥云缭绕,龙身时隐时现,两柱上的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其工程可见一斑。据说“大成殿前的那对透雕龙柱,至今是镇城之宝,传说錾刻此柱的石匠,其报酬是按凿下来的石屑石粉重量,一两石屑一两银子计算的。”柱础石狮为雌雄二狮,雄狮足蹬绣球,雌狮怀哺幼狮,口含铜铃。二狮背负万钧,昂首奋吼,形象骁猛异常。大成门外还有另两根石龙柱,也是狮首相对,龙身腾跃,气势非凡。但似乎没有里面精致。这四根盘龙石柱被称为“文庙四大石雕瑰宝”。大成殿前廊檐墙处,左右开一门,第四进由此进入。院中原有“崇圣祠”已毁。 这座石头文庙,是一座保持完好的明代风格的古建筑群.是贵州石头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完美结合。虽不很大,却处处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儒家的尊崇。所以来到安顺,文庙还是值得一看的。 (文庙二门) (泮桥) (镂空石柱) (石柱) (大成殿) |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833423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