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贵州游记(四) 黄果树大瀑布 |
[游记]贵州游记(四) 黄果树大瀑布 |
2008-06-27 sina.com.cn |
其实这几篇写的文章都是同一天的旅游项目,而我为什么要分开写,我在第一篇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现在要写的这一篇,其实是最有看头也是最让我难忘的景点,最给我震撼的! 而黄果树瀑布是一个瀑布群,而最大的就算是今天要特别介绍的这里! 此次游玩的重点到了,这里就是最最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 希望您看了以后,也能给我一声赞叹的表示,这个景点是最值得一看一游的! “黄果树大瀑布离贵阳市一百五十公里,瀑布高七十四米,宽八十一米。瀑布河水的流量,水小时只有几个流量,最大时达到一千多个流量。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一百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四支,辅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瀑布后有一长达一百三十四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六个没事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很罕见的。” 费话不多说了,赶紧发照片!然后再跟随我的解说进入到当时的境况吧,希望能得到您会心的一笑! 这个景色眼熟吧?其实还是流沙河的上游,那个有分水线的地方,现在放上来,希望您看了能印象更深刻一些,然后告诉您,我们的行程是有些地方要走重复路线的。 这张是不是更清楚一些了呢?我看到后感觉奇怪的就是真的想下去看一看,中间是不是砌了一道墙,竟能让水分得那么清楚!!太奇怪了! 这张照片其实照的不是很清楚,因为在车上不方便拍照,所以朋友不赞同我在车上拍照,而我照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记得这个贵州九大怪中的一怪---石块当瓦盖,这是淳朴的布依族人民自古以来的建筑习俗,而且大多数的房屋都是用石头垒的。而且很整齐,我很好奇他们盖一幢房子要用多少时间整理多少石头呢?人们的智慧和动手能力是最让人感叹与想不通的。。。 而在前行不远的地方,其实还有一个更值得一提的景色,但就是没来得及拍照。那就是一棵树,这棵树就是黄果树的名字的来源,这棵树就是西游记里吊过猪八戒的那棵榕树,这棵树就是千年古树,这棵树就是要18个壮汉牵手围抱才能抱得过来的那棵树!而那棵树的名字叫黄角树! 黄果树得名于黄角树,由于当地的贵州人发不出“角”(jiao)这个音,因此就用谐音“果”(guo)来替代,黄角树瀑布也就变成了黄果树瀑布,不过个人认为黄果树比黄角树要好听的多,呵。 这里知道我照的是什么吗?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瀑布--螺丝滩瀑布。这个景点的特色就是倒过来看,就象一个趴在那里的一个大螺丝,而这个瀑布也是由无数个小型的瀑布结合一起的,也是唯一一个整体上宽下窄的一个瀑布。挺美的。 “螺丝滩瀑布,以滩面逶迤绵长为其特点。河水从拦河坝翻下,分成两股,环绕石间梯间、绿州,最后作方形交汇,形成左右相对的两个瀑布,左大而缓,右小而陡。瀑布最高处为三十一米,滩面逶迤长达三百五十米。” 这里就进入到黄果树大瀑布旅游区内了。这里是一个很美的园子,是天然盆景区,走着美丽的小路,一路观赏着美景,感觉走路很轻松。而我这张是看到我手里在托着什么吗? 呵。是桔子!好想摘下来呢!我一路问了朋友好几次,而且还四处张望着,是不是可以摘一个呢?好象没有人管哦??但最终还是没有摘,因为咱是现代文明人嘛。 知道这个雕象是谁吗?我当时就说出了他的名字--徐霞客!300多年前他老人家可是对这里的景色感叹不已呢!! 黄果树瀑布旅游区内建国内最高最长的自动扶梯!! 想当时花了六十元就是站这样的滚梯,看到时还觉得心里不太平衡呢。但扶着往下走的时候才发现,好长,好陡,花的钱好值哦!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咱花这六十元与建设这个扶梯的几百万美元才是九牛一毛呢!值啦! 这个扶梯有两段,刚扶着它从一开始到下面要10分钟,所以你能想象得到它有多长了! 现在走向期待已久的黄果树大瀑布! 看到跨过这么宽的水面的锁桥,开心的赶紧先留照一张! 终于看到期待已久的黄果树大瀑布了!面前已经能感受得到细小的水滴年扑面而来 远处的瀑布与近处的绿树相辉映,那种美也许是真心爱大自然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得到吧。。 更近一步的时候,瀑布感觉更是壮观。那种心情是此刻无法用语言表达准确的 希望你能从我的笑容中感受到我当时的开心和快乐 更近了!!耳边传来雷鸣般的响声,与朋友讲话都要用吼的。而瀑布溅珠飞洒到街上,不一会我们的身上都有一层湿湿的感觉了。 这里基本上就是离瀑布最近的第二观赏台了,照相是要打着伞的。 继续往上走,离瀑布更近一步,而买了雨衣,却能感受到为什么导游说不希望我们买雨衣,让我们湿身的想法了。呵。即使他让我们穿,我们也不想穿了。这种感觉太爽了! 走到这里,路又干了,没有什么溅起的水珠了 挺奇怪的,这一路走下来,现在打伞的换成我了。因为太阳挺大的。 看到了吗?这是最漂亮的彩虹!!让我感动的想哭的美景! 湿身也认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2e6c001000b94.html5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