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 |
[游记]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 |
2008-06-27 sina.com.cn |
黄果树瀑布位于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西南约25公里,东北距贵阳市150公里。 黄果树大瀑布高78M,宽101M,周围汇聚了18个瀑布,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贵州,途径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写: 漫天倾泼的瀑布,带着巨大的水流动能,发出轰轰的如雷巨响,震得地颤谷摇,展示出大自然一种无敌的力量与气势。巨量的水体倾覆直下,又形成了大量的水烟云雾,漫得峡谷上下一片迷朦,又显示了黄果树瀑布一种神秘的景色。瀑布平水时,一般分成四支,自左至右,第一支水势最小,下部散开,颇有秀美之感;第二支水量最大,更具豪壮之势;第三支水流略小,上大下小,显出潇洒风采。黄果树瀑布之景观,随四季而替换,昼夜而迥异。大致秋夏之际,洪水较多,水量最丰,瀑布水层变厚,水中因含有大量泥沙而显得黄浊,此时瀑布翻崖直下,捣金碎玉,气势最为雄壮。瀑布跌入潭后,涌起水柱数丈,忽高忽低,激起水花万朵,四处抛洒,卷起漩涡无数,上下翻奔,观之不禁令人心悸魄荡,既而又会产生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春冬季节,瀑布消瘦,水流清澈。遥望瀑布,“若冰绡之被玉肌,烟縠之笼皎魄”,别有一番轻流曼舞的婀娜风姿。每当丽日当空,阳光灿烂,黄果树瀑布宛若一条溢彩溅金的银龙,喷吐着浓浓的迷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虹霓隐现,景色神奇美妙。升腾的水雾继续上升,笼罩着瀑布西侧的黄果树寨子,给寨子带来了独特的景色,尤当日出东山,或日暮黄昏,阳光将袅袅娜娜的水雾染上一层神奇的金色,因此黄果树寨子有了“水云山庄”的美名,寨子上那条惟一的小街亦有了“银雨洒金街”的美名。而当夜色降临,皓月千里,星辰稀疏。伫立观瀑亭前,举头望月,吟诵着“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诗句,再观赏面前夜色之中的黄果树瀑布,宛若银河从九天而落,从潭中升腾起来的层层水雾直扑面门,仿佛是一幅神秘幽美的世外图画。此时,远眺贵州高原上,峰恋迭影,不知其数;近观身边四周,花草树木,不知其名;清风徐徐拂来,送来缕缕醉人之清香,俯身侧耳细细聆听,隆隆水声之中还夹杂着蛙声和蟋蟀声,组成一曲旋律奇特的交响乐。此时此刻,不禁飘飘然若置世外仙境之中矣! 水帘洞,高出瀑下的犀牛潭约40余米,其左侧洞腔较宽大清晰,并有三道窗孔可观黄果树瀑布;右侧因石灰华坍塌,洞体残存一半,形成一个近20米高的岩腔。水帘洞不仅本身位置险要,且洞内之景色颇有特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进洞道路艰难危险,除少数探险者敢冒险进洞游览之外,一般游人是很少进去的,据《镇宁县志》记载:“路从左半岩横迤而入,上顶飞瀑,下临深潭。行时须面壁匍匐攀援而进,稍一疏忽便堕入深渊。”深渊便是下面的犀牛潭,其深达17.7米,在黄果树瀑布跌落的巨量水流冲击下,激起高高的水柱,若游人从水帘洞中滑入犀牛潭中,则是极其危险的。水帘洞的开发修设,是从1978年开始的,直至1984年秋季才正式开放,供游人游览水帘洞风光。现在,水帘洞内已架设电灯,危险地段亦已修起栏杆,进出口修建壁上长廊,供游人休憩和从侧面观赏黄果树瀑布的雄姿。 水帘洞之名,大概取自于《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所居住的桃源洞天吧。其实我国的水帘洞,并不止黄果树瀑布的水帘洞一处。南岳衡山亦有一处水帘洞。然而无论瀑布之气势、洞内之景观,都不能与此处水帘洞相媲美。 黄果树瀑布的优美景色,很早就为人们所欣赏。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称黄桷树瀑布、黄葛树瀑布或黄葛墅瀑布。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中就有文字记载,之后在嘉靖年间的《贵州通志》、《贵州山泉志》和《贵州名胜志》等均有记载。至于明朝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更是对黄果树瀑布作了生动而科学的详细描述。吟诵黄果树瀑布之美的诗文,也为数不少。如清代安顺府永宁州知州黄培杰便有诗咏瀑布,诗曰: 不过,最形象又简洁地描写出黄果树瀑布的雄奇景色的,大概要数瀑布正对岸观瀑亭中的一幅对联了,联文写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25b9f01009c95.html3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