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春河漂流记 游记攻略

[游记]水春河漂流记 游记攻略

2008-07-22    cnviews.com

水春河漂流记

清晨,汽车从贵阳城出发,片刻间上了贵新高速公路,在层林碧染的青山簇拥下,向黔南驰去。窗外,龙里、贵定、福泉、麻江等城镇犹如颗颗珍珠,撒落在满目清新的绿茵上,令人赏心悦目。两个小时便轻松到了都匀。

这段路我曾走过无数次。五十年代初,我在贵阳读书,放假回家去都匀,单程要一天。后来,路况改善,车速提高,也要半天。那时来回于贵阳都匀之间,路面坑坑洼洼,车后尘土飞扬,哪有此时此刻的潇洒?

在高速路入口处,把都匀的朋友接上了车,继续前行。车在独山下高速路,驶向荔波。路随山转,这条路不如高速路宽直,但路况甚佳。青山绿水掩映着标准的沥青路面,“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王安石:《出郊》)的意境顿然凸现。一路上,除了点缀着的村寨,就是草木葱茏的青山绿坝,山时远时近,有时车子还会掠下几片树叶,把绿色直接送进车窗;路边屡见“退耕还林”的标示牌,山上确实已罕见往年的一片片包谷林;田坝里是刚栽插的秧苗,包谷已经吐出的红缨,为黔南大地贡献出一幅“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和谐图景。

绿色是文明的通行证,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保护色。我尚未下车,已被这绿色染就的黔南土地所吸引。

车在绿丛深处穿行了三个小时,开进了荔波县城。宽阔的街道、高大的楼房,将一座新颖别致的县城展现在我们眼前。面积达两万平米的广场,把古朴的民族风情与现代的时尚潮流融为一体。

我十年前来过荔波。记忆中的荔波街道十分简陋,低矮的民房错落在街两旁,给人的感觉仅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并无特殊印象。这次造访,唯有那棵栽于乾隆二年(1737年)的巨大榕树,依然矗立在城中心,枝叶繁茂,绿色可人;树下有摊点叫卖,还有休闲人在乘凉。其他景象已与往昔印象大相径庭。

荔波境内的茂兰自然保护区不但具有旅游价值,更有全球罕见的完整生态群落,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遗憾的是我没有直接去考察过。但我去过小七孔,考察和体验过其“冰山一角”。因为荔波这座“冰山”太大,大自然对它的恩赐太多,这次重访荔波,也只能体验它的另外“一角”。

漳江之于荔波,犹如漓江之于桂林。荔波的巨大吸引力,莫不源于漳江。水春河是漳江的上游,是新开发的景区。炎炎夏日的中午,刚刚在荔伊餐厅住下,都匀和荔波的朋友便安排去水春河漂流,以解路途劳顿。

漂流当然十分有趣,八年前我尝试过,那是在施秉杉木河。而今时过境迁,我已是被人尊称为“老人家”的人,岂能轻举妄动!而几位同龄人却跃跃欲试。我犹豫再三之后,决定冒险做一次“最后的斗争”。出发前有人提醒,在水春河漂流会全身湿透的,所以我换上了短裤和背心,靸上了拖鞋。

坐车沿江边逆行十多公里,来到一个简易码头。我们穿上救生衣纷纷跳上了气筏。与杉木河的自助漂流不同,每筏坐四人,配有专职舵工。

我与三位年龄相近的朋友同舟共济。

坐定后舵工递给我一只桨,让我适当的时候配合他在左边划。这是因为我在前面,他在船尾,我在左侧,他在右侧,位置对称,两只桨便于平衡。

我拿起桨就划,气筏稳当当地顺流而下了。它比那年在杉木河用的小气筏似乎大许多。在这一波气筏中,我们是第二只,前面一只坐着两位陌生年轻人,看样子是情人或夫妻,我们后面还有五只。我心想,这情景,只要不落水,怎么会打湿身上呢?我心旷神怡,充满了既不落水又不湿衣的信心。

大概就是划了二十几桨的功夫,气筏漂到了激流前沿。说时迟那时快,气筏飞一般冲进向下涌流的
水波,回卷的浪花迎面浇了下来。顷刻之间全身无一丝干处;猝不及防的清凉从前胸透到了脊梁,从头顶流到了脚底;一切的不适和烦忧,欲望和追求,顷刻之间都无影无踪了,仅存兴奋和激情在心头。也就是半分钟的时间,气筏又漂在静静流淌着的宽阔河面上,一切重归平静。坐在我旁边的陈兄立即用瓢从舱里往外舀水。四人并无惧色,而是笑得一塌糊涂。舵工则不动声色。

我回过头来问舵工:“师傅,这样的激流还有几处?”

回答是:“二十八处。”

四人立即惊呼叫好。

我正想再问些话,前面又来了一处激流,我们马上做好临战姿态。无疑,又是一阵对抗“浪遏飞舟”的搏击,心中油然生出的却是胜利者的豪情。

经过了几处激流后,基本熟悉了游戏规则。除了通过激流时有意呼叫一阵,以示所向披靡;在平缓处则抓紧舀水,而且有暇欣赏两岸风景。这段河流实际是个峡谷,两岸千仞悬崖对峙,浓荫蔽日,水流如练,奇峰绝壁夹碧波激流,勇敢者在其中击水破浪,构成了一幅壮美画卷。举目看陡岩峭壁,四人争论了起来,或曰:“这是断裂而成。”或曰:“这是水冲而成。”争执之中竟又冲过了不知几道遏舟之浪,却依然形不成统一见解。此时,年纪最小的谢兄说:“刘兄是北大地质系的高材生,就听刘兄的吧。”刘兄趁势补充了一句:“这样水冲的地貌我考察过几处。” 他言之有理,便一锤定音。

转自:http://www.cnviews.com/records/2008/0201/article_3175.shtml5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