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品味青岩古镇 |
[游记]品味青岩古镇 |
2008-05-22 sina.com.cn |
大约300多年前,各种宗教就汇集于此,使青岩镇成了“诸神云集”之地。古镇集中了本土的儒教、佛教、道教,及外来的基督教与天主教,各种宗教各居一隅,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厚重浓郁的宗教文化实属罕见。但古镇的主体精神仍首推儒家文化,毕竟这里早在100多年前的光绪十二年就曾经出了贵州的第一位状元---赵以炯。如今,古镇人依然精心呵护着尚存在北街的状元府,从保护完好的房屋建筑,庭院布局,窗棂雕刻,都让人看到古镇人对前人和对知识的敬崇。至今,古镇里曾在清咸丰十一年发生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的教堂,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平刚先生故居,周恩来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扬振德的曾居地,及八路军贵阳交通站青岩安置点等历史遗址都完好保存。在这里,你会为小小古镇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而惊叹。 古镇周围依山就势筑有城墙,用方块巨石垒砌,上有敌楼、垛口、炮台,巍峨险要。镇内石板路上至今尚存三座牌坊,时代虽不算太久远,但工艺却相当精湛,创意独特,形貌生动。青岩靠山,石头资源丰富,石头房、石头墙、石街、石巷在这里彼彼皆是。居民家的石墙,十分规整,且多净面,凸显出青岩人的一丝不苟的处事精神。大概是出了一位状元的缘故吧,对文化的尊崇也影响到建筑中来。居民的房前挑檐枋多为象鼻型,以体现力量。还有的将象与猴的造型搭配,寓意“封侯拜相”等等。 如今,青岩古镇的居民依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流风遗韵,仍然闲适、平静。日落黄昏,当游人渐渐散去,古镇人便三两相聚,一盘卤花生,几块玫瑰糖,几支卤猪脚,再加上一壶自酿米酒,便是耕作贩卖之余的恬静生活。 这就是青岩古镇,每一块石板,每一株古树,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段故事,都会使你仿佛在品味一坛陈年的老酒,辛辣、甘甜之后,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cf96970100081q2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